过刊目录

  • 全选
    |

    媒介蚊虫生态学及监测专题

  • 刘庆, 杜雨彤, 邢丹, 贾楠, 谢静文, 王明, 张恒端, 赵彤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分布,利用MaxEnt模型结合19个与三带喙库蚊生存相关性强的环境因子对其潜在适生区进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当前气候条件下,三带喙库蚊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地区和华中地区,其高适生区面积266.29万km2,中适生区面积153.77万km2;在SSP126气候情景模式下,三带喙库蚊高适生区在2021—2040和2041—2060年将分别增加到362.81万和356.67万km2。测试集AUC值为0.978,说明预测结果准确可靠。影响我国三带喙库蚊适生区分布的环境因子中,贡献率前4位的因子为最暖季度降水量(51.6%)、等温性(19.1%)、降水量季节性变化(13.0%)和最冷季度平均温度(7.8%);刀切法分析结果显示最暖季度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对三带喙库蚊的分布状况影响最大。预测结果表明,我国三带喙库蚊的适生区有向西北地区扩张的趋势,2041—2060年东南沿海地区三带喙库蚊高适生区将缩小。
  • 杨维芳, 褚宏亮, 徐燕, 张育富, 刘慧, 刘大鹏, 吴治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江苏省农村牲畜棚三带喙库蚊发生消长特征及其前期密度对后期的影响,本研究收集整理江苏省2009—2021年采用诱蚊灯法获得的农村牲畜棚监测数据,分析农村牲畜棚三带喙库蚊种群的消长特征;采用JASP 0.11.1.0软件的贝叶斯相关矩阵法、贝叶斯配对样本t检验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09—2021年全省农村牲畜棚三带喙库蚊密度的年际消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9、2010和2015年的年密度较高[≥60只/(灯·夜)],2016和2021年的年密度<24只/(灯·夜);2011—2013、2016年处于波谷时期。苏南农村牲畜棚三带喙库蚊年密度与苏中差异显著,且整体高过苏北、苏中;苏南的年密度与全省年密度相关程度最密切(Kendall′s tau-b =0.821,BF10=307.988)。季节消长总体呈单峰型,7月份为活动高峰,高峰期平均密度为313.45只/(灯·夜),8月份密度也高达176.94只/(灯·夜)。连续13年中,早期密度多对后期密度起中期(5~10年)、短期(<5年)影响,难见长期(≥10年)影响,防制工作应以治本清源为重点。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村三带喙库蚊的防制成效整体明显,但三带喙库蚊发生高峰季节、部分密度高和其携带乙脑病原阳性比例高的牲畜棚及其地区,仍需加强防制。
  • 刘曜, 朱奕奕, 姚隽一, 周毅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 DLNM)的CO2诱蚊灯监测的蚊密度模型,探索不同气候条件下上海市淡色库蚊密度变化的特征,在上海市15个区,于4—11月每旬共设置229个CO2诱蚊灯,监测淡色库蚊密度。以2018—2020年的监测数据建立基于DLNM的蚊密度与气象因素的方程。以改进的赤池信息准则(QAIC)对各个气象因素、连接函数和参数组合进行评价,最终选择QAIC最小的模型。最终建模结果取类泊松模型为DLNM的连接函数,进入模型的气象因素包括每旬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日降雨量和平均相对湿度。结果显示,旬平均最高气温与淡色库蚊密度呈倒“U”型关系,在平均最高气温大于10℃后逐步升高,在30℃达到密度峰值,其后逐步降低。平均日降雨量与淡色库蚊密度呈“J”型关系,在日平均降雨量大于6 mm后逐步升高。旬平均相对湿度与淡色库蚊密度呈倒“U”型关系,在平均相对湿度为70%时达密度峰值。结果表明,DLNM可以解释气象因子变量对蚊虫种群密度的影响,从而预测未来蚊虫密度的变化,为开展蚊虫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邵洁, 宋琦, 王宜庆, 高东林, 邹亚明, 朱丁, 兰策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国和非洲以及东南亚国家交流的日益增多,输入性疟疾疫情压力呈上升趋势。为做好无锡市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工作,本文总结了无锡市2011—2020年输入性疟疾病例特征和媒介按蚊的种群特征,为输入性疟疾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流行病个案调查信息,分析2011—2020年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来源国别、职业构成、年龄结构、月份变化等特征,同时分析无锡市居民区、医院、公园、农户和猪圈环境的疟疾媒介按蚊的密度变化趋势等特征。结果显示,2011—2020年,无锡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91例,其中恶性疟68例;20~59岁病例数最多,占97.8%;技术工人和一般工人占比最高,合计占57.1%;1、6月份病例最多;病例来源国主要位于赤道附近。无锡市疟疾媒介按蚊为中华按蚊。居民区、医院、农户、牲畜棚的中华按蚊密度逐年显著下降,与年份序列的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00(P<0.05)、-0.7116(P<0.05)、-0.7747(P<0.01)、-0.641(P<0.05)。猪圈中蚊虫密度最高,8月份前后分别呈指数型增长(R2=0.998,P<0.001)和降低(R2=0.9538,P<0.05)。结果表明,输入性疟疾是无锡市疟疾疫情再传播的主要风险来源,赴非务工人员是风险传播的主要人群。中华按蚊是无锡市疟疾再传播风险的主要媒介,农村是传播风险较高的环境类型。针对无锡市输入性疟疾病例特征和媒介特征,针对赴非人员和农村地区进行定向的疟疾防治科普宣传,将是疟疾精准防控的主要措施。
  • 黄晓彤, 凌远理, 刘青连, 孙超丰, 夏芳芳, 许南瑜, 罗雷, 刘文辉, 潘捷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17—2021年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变化,为登革热的蚊媒密度监测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收集广州市海珠区2017—2021年登革热病例资料和伊蚊监测资料,对2017—2019年和2020—2021年资料分组,分析比较新冠肺炎疫情前后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特点和伊蚊密度消长情况。结果显示,2017—2021年,广州市海珠区共报告登革热病例517例,其中2020—2021年仅报告7例,8—11月为每年登革热报告病例的高峰期。新冠肺炎疫情前,本地病例数与输入病例数(rs=0.63, P<0.05)、BI(rs=0.73, 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伊蚊密度高峰期为5—10月,新冠肺炎疫情前后的平均BI(χ2=1 143.40, P<0.001)、MOI(χ2=188.30,P<0.001)、SSI(χ2=4 499.43,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总体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和发生后,高风险区域伊蚊密度都比低风险区域高。新冠肺炎疫情后,海珠区登革热报告病例数和伊蚊密度均降低,但是登革热高风险区域伊蚊密度依然高于低风险区域,仍存在一定的暴发风险,因此政府应继续采取更精准的措施来严防登革热疫情。
  • 熊进峰, 谭梁飞, 杨瑞, 张薇, 姚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布雷图指数(BI)法、诱蚊诱卵指数(MOI)法和双层叠帐法开展媒介伊蚊监测结果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评判对蚊媒疾病传播风险评估的影响,为建立科学的媒介伊蚊监测奠定方法基础。本文选取湖北省6个区(市)的城镇居民区和农村居民区,于媒介伊蚊活动季节同步开展BI法、MOI法和双层叠帐法的伊蚊密度监测,比较蚊媒疾病传播风险判断的差异,并分析监测方法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10个月的监测期内,BI平均值为5.94,MOI平均值为4.15,帐诱指数平均值为2.67只/(顶·h),从季节消长来看,三种监测方法的峰值均在7—9月。以风险评估阈值为界,比较城镇居民区和农村居民区监测结果,显示3种监测方法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002,P=0.968;χ2=3.380,P =0.066;χ2=1.186,P =0.276)。相关性分析发现,3种方法两两之间、同一方法不同生境间的监测均有统计学相关关系(P<0.001)。结果表明,湖北省伊蚊活动期在3—12月,其中7—9月为高峰期。3种方法均显示湖北省城市与农村媒介伊蚊传播蚊媒疾病的风险研判趋势一致。3种监测方法的总体监测及不同生境监测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能客观反映伊蚊季节消长规律,协同性好,可根据环境特点和防控需要选择适合的监测方法。
  • 孙爱娟, 袁怡婷, 张德川, 许圆, 金黎明, 蒋志才, 顾灯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伊蚊分布状况,进而为登革热流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2020年7—9月在苏州市选择姑苏区和吴中区的6个小区,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调查居民区家庭户内和居民区外环境中白纹伊蚊幼虫孳生情况。结果显示,积水容器中居民区家庭户内水生植物花瓶最多(占31.50%),居民区外环境贮水池、缸盆最多(占43.14%)。阳性积水容器中居民区家庭户内闲置容器占比最高(占47.44%),居民区外环境贮水池、缸盆占比最高(占50.00%)。居民区内1层的BI和CI值显著高于2~6层楼,另外有露天场所的家庭户BI和CI均显著高于无露天场所的家庭。居民区家庭户户内平均BI为30.59,容器指数为20.47,居民区外环境的BI为228.57,容器指数为62.75,一旦存在有登革热患者,则有造成登革热流行的风险。结果表明,白纹伊蚊已经适宜在多层住宅内孳生,应该重视家庭内的防蚊、灭蚊工作。在孳生季节尤其是登革热流行时,应该着重加强居民区外环境和居民区1楼住户的防蚊灭蚊工作。
  • 张嘉鹏, 李晓宁, 凌远理, 刘青连, 许南瑜, 蔡文锋, 孙超丰, 夏芳芳, 潘捷云, 罗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无人机对白纹伊蚊成蚊及幼虫进行药物喷洒处置,观察施药前后白纹伊蚊成蚊及幼虫致死数量的变化,计算蚊虫杀灭率,评估采用无人机喷洒常用杀虫剂防制白纹伊蚊的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无人机喷洒药物24 h成蚊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三组不同药物浓度试验组在施药6、12、24 h对成蚊杀灭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药物浓度组施药6、12、24 h不同时间点之间相比较,三组药物浓度对成蚊杀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无人机喷洒药物24 h幼虫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三组不同药物浓度试验组在施药6、12、24 h对幼虫杀灭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1.5%浓度与6.0%浓度在3个时间点对幼虫的杀灭率均有差异,而1.5%与3.0%药物浓度、3.0%与6.0%药物浓度则无差异。施药6、12、24 h不同时间点之间相比较,三组药物浓度对幼虫杀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洒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可有效杀灭白纹伊蚊,这为登革热疫情暴发时针对环境复杂、人员喷洒无法深入作业的外环境进行蚊媒杀灭应急处置提供了新的有效技术手段,可有效提升现场蚊媒灭杀的效果和效率。
  • 余可忆, 吴健平, 周毅彬, 姚申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空间抽样与统计推断相关理论,阐述了主流空间抽样方法在蚊虫、鼠类和钉螺等病媒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将空间分层抽样方法以及空间三明治抽样方法纳入蚊虫监测体系,丰富蚊虫监测的抽样手段,以期使用较少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得到更精细的小尺度监测结果,利于更好地分配有限的用于媒介蚊虫和蚊媒传染病控制的资源。
  • 著述

  • 李文超, 龚腾芳, 李芬, 刘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湖南地区蛇蛔虫的种类和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应用PCR法对湖南3个地区蛇蛔虫分离株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进行扩增与测序,分析序列同源性,并用pcox1序列构建湖南3个地区蛇蛔虫分离株与其他蛔虫的种系发育树。结果显示,研究获得的蛇蛔虫分离株pcox1基因序列大小为398 bp,种内遗传变异率为0.00%~2.70%,与已知丝状蛇蛔线虫分离株对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00%~99.30%。基于pcox1构建系统种系发育树,本次研究获得的11个分离株与GenBank已知丝状蛇蛔线虫分离株位于同一分支,与盲囊属蛔虫分离株相隔较近,与其他异尖属线虫所属分支相隔较远。结果表明,研究采集的蛇蛔虫分离株均为丝状蛇蛔线虫,且湖南省丝状蛇蛔线虫pcox1基因遗传变异程度低,因此pcox1基因序列适合作为丝状蛇蛔虫遗传变异研究的潜在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