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著述

  • 卓玛央金, 多吉卓玛, 扎西卓玛, 张乐民, 杨晓东, 杨贵荣, 王剑, 李春富, 周红宁, 龚正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开展蚊科区系研究提供依据,通过西藏地区迄今所知蚊科区系调查研究的文献资料和标本数据收集,整理该地区蚊科物种组成与构成情况。结果显示,西藏目前已知蚊科2亚科16属84种(亚种),其中按蚊亚科1属15种(亚种);库蚊亚科15属69种,包括伊蚊属23种、阿蚊属8种、领蚊属3种、尤蚊属1种、库蚊属18种(亚种)、路蚊属2种、脉毛蚊属1种、小蚊属1种、曼蚊属1种、直脚蚊属1种、钩蚊属1种、局限蚊属3种、杵蚊属2种、巨蚊属1种和蓝带蚊属3种。西藏自治区近年蚊类区系研究发展很快,与当地既往所知蚊类数相比较,蚊类属和物种数量分别增长了60.00%和52.73%,并已达国内蚊类属和种总数的76.19%和20.00%。
  • 耿合员, 何江, 王渊, 孙立新, 聂国嫒, 胡双双, 杨庆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按蚊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害虫,对其生物样本进行转录组分析是风险评估与监测的常用重要手段。本文评估了吸血、存活状态及妥善存入RNA贮存液前的冷冻时间等变量对于中华按蚊转录组测序及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共对4组12个中华按蚊野生样本进行测序,获得48 775个基因及其对应表达量。各样本质量通过核心直系同源基因与检出Unigene完整性进行衡量,计算过程与结果数据均通过统计学显著性检测(Qvalue ≤ 0.01)。结果显示,吸血活体且保存至RNA贮存液前未经冷冻的样本质量最佳,其核心直系同源基因与检出Unigene完整性均超过90%。非吸血样本组装结果呈碎片化,表现为整体检出基因比例高达94.07%,但完整核心直系同源基因比例却仅为63.3%。冷冻过程对转录组测序结果影响极为严重,无论个体冷冻前存活与否,20 min左右即可导致20%以上的基因缺失。本研究为评估中华按蚊转录组数据有效性,以及之后提升相关研究的准确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持。
  • 田丽丽, 马建新, 吴钶, 王全意, 贾蕾, 陈丽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了近5年北京市输入性伊蚊传播疾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以评估伊蚊传播疾病本地化风险。近5年来,北京市共输入伊蚊传播疾病病例107例,其中,寨卡病毒病病例3例,黄热病例5例、基孔肯雅热病例2例、裂谷热病例1例、登革热病例96例。寨卡病例均来自委内瑞拉,3例尿液核酸检测阳性,2例唾液核酸检测阳性、1例血标本阳性。5例黄热病病例均来自安哥拉,1例肾衰无尿,其余4例尿液核酸均阳性; 1例血液标本阳性(1/5)、2例唾液标本阳性(2/4)。1例基孔肯雅热病例2017年来自孟加拉,另1例2019年来自缅甸,分别在入境检疫、入境后体检中发现。登革热病例96例,每月均有病例输入,夏秋季输入病例居多。北京市伊蚊传播疾病输入风险高且本地伊蚊构成比日益增加,存在本地续发感染风险,应加强检疫,提高接诊医生发现、报告意识和高危人群健康教育。
  • 朱伟, 戈斌, 李澜, 王现, 刘翔宇, 周毅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分析诱蚊诱卵器法监测数据,以识别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高密度区域,为制定蚊虫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在上海某地约6万平方米研究区域内设置155个诱蚊诱卵器监测点,并于2019年9月13日至10月4日进行监测3次,统计阳性率和卵粒数。空间分析结果显示,监测点平均最近邻值10.6 m、期望值9.66 m,平均最近邻指数1.09,监测点呈离散分布;距离增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监测点平均卵粒数分布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峰值半径(Z值最大)为50 m,Moran's I指数为0.130,Z值为5.748;诱蚊诱卵器阳性频数分布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峰值半径(Z值最大)为50m,Moran's I指数为0.148,Z值为6.041(P<0.05);平均卵粒数和阳性频数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监测点、平均卵粒数及诱蚊诱卵器阳性频数分布的标准差椭圆的方位角不同,提示平均卵粒数和阳性频数的聚集分布不能归因于监测点的选择。同时,监测数据提示研究区域西北部呈现白纹伊蚊高聚集性,是本研究区域的热点探索区域。可见,空间分析可用于诱蚊诱卵器法监测数据的分析,在本研究区域内,白纹伊蚊并非均匀密度分布,空间分析和热点探索能有效识别白纹伊蚊高密度区域,可为制定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支持。
  • 朱丁, 兰策介, 邹亚明, 刘蕴华, 王荷生, 焦建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9年9月在无锡市一大型居民区内选择3个生境不同的点位,分别用人诱停落法、双层叠帐法、BG-trap诱捕法3种方法,根据3×3拉丁方实验设计调查伊蚊成蚊密度。结果显示,不同监测时间点和不同生境捕获白纹伊蚊雌蚊总数差异不显著;人诱停落法与双层叠帐法之间亦无显著差异,但两者均显著高于BG-trap,且三者间无显著相关性。因此,人诱停落法和双层叠帐法较BG-trap诱捕法更加灵敏,更适合伊蚊媒疾病流行期间的快速监测。
  • 李秋红, 刘美德, 周小洁, 张勇, 佟颖, 曾晓芃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于室内以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进行抗药性筛选,并探讨其抗药性机理。当选育至10代后抗性倍数增长至近8倍。抗性品系羧酸酯酶(CarE)(比活力13.85 nmol/(min·mg))、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比活力7.32)和细胞色素P450(CYP450)(比活力0.15)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CarE 6.85、GSTs 2.71、CYP450 0.08)。钠离子通道基因编码序列分析表明,敏感品系均不携带kdr抗性基因型,抗性品系均携带kdr抗性基因型。抗性品系抗性杂合子占比56%,纯合子占比44%。这提示在高效氯氰菊酯的选择压力下,德国小蠊抗性的增加可能与其解毒酶活性的提高和kdr抗性基因型选择有关。
  • 赵爽, 曹秀娟, 高云霞, 何振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佛山海关南海口岸从美国进境的盐渍白尾鹿皮集装箱中截获一种输入性蝇类标本,根据该标本的外部形态初步鉴定为颈利虱蝇。随后,对该标本的COI编码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和比对,发现该标本的COI片段与数据库中颈利虱蝇相关片段相似度高达99.85%,认定前述形态学鉴定结果。同时, 本文还介绍了该蝇的世界分布、宿主、生物学和携带病原体情况,供有关部门参考。
  • 病例报告

  • 朱名超, 朱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一例非典型发作的恶性疟原虫感染病例。疟原虫快速诊断试剂盒RDT检测提示为恶性疟或疟原虫复合感染;厚薄血膜镜检仅见恶性疟环形体,巢式PCR最终确定为输入性恶性疟。该病例诊治过程提示,恶性疟早期可出现腹泻等不典型症状,易漏诊,应结合其流行病史进行综合判别。
  • 综述

  • 李素君, 白秋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片形吸虫病是片形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是影响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三氯苯达唑(Triclabendazole, TCZ)是治疗片形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唯一治疗片形吸虫病的药物,单剂量10 mg/kg对胆管内的成虫和通过肝脏迁徙的未成熟吸虫有效且疗效较好,同时疗程短和不良反应少。本文就其作用机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作扼要的介绍。
  • 朱春玲, 李金福, 郭晓霞, 赵彤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蚊虫是蚊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可传播多种蚊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和寨卡病毒等,对全球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媒介蚊虫的防治仍然是限制蚊媒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了解蚊虫如何抵抗病毒感染,病毒如何在蚊虫体内持续稳定增殖,可为发展新的蚊虫控制策略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综述小RNA干扰(RNAi)和一些保守的固有免疫信号途径在蚊虫体内发挥抗病毒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