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0年,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0-06-25
      

    著述
    综述
  • 全选
    |

    著述

  • 于园超, 洪明阳, 周丹, 朱晓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约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6(Plasmodium yoelii Protein Phosphatase 6, PyPP6)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采用PCR扩增PP6优势抗原表位并克隆入pET32a(+)载体,诱导PyPP6重组蛋白(rPyPP6)表达与纯化,免疫小鼠获取抗-PyPP6免疫血清(anti-PyPP6)。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nti-PyPP6血清效价和特异性,IFA检测PyPP6蛋白在约氏疟原虫各期定位,体内外实验检测anti-PyPP6血清对雄配子出丝、动合子形成和卵囊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诱导rPyPP6表达,anti-PyPP6血清抗体滴度为1:128000,PyPP6部分定位于约氏疟原虫质膜。与对照组相比,anti-PyPP6免疫血清1∶5倍稀释可显著抑制61.5%配子体出丝,动合子数目和动合子转化率分别降低了75%和19.7%,卵囊形成数量减少了35%。结果表明,PyPP6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抗-PP6免疫血清具有显著的传播阻断效果。
  • 李基旭, 赵文敬, 韩学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集吉林省延边州1例输入性登革热疑似病例全血样本,通过实时荧光RT-qPCR方法进行实验室确诊,再通过基因扩增和测序,鉴定其基因型,分析病毒溯源。结果显示,该病例全血样本登革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登革热,经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其病毒基因序列与引起2017年越南登革热暴发疫情的登革病毒Ⅰ型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经系统进化分析,该基因序列与越南登革病毒株101-TN-056和111-HD-004基因序列处于同一个分枝。结果表明,该病例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为登革病毒Ⅰ型感染,病毒来源于越南。
  • 田丽丽, 贾蕾, 马建新, 吴钶, 王全意, 黎新宇, 陈丽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裂谷热是以急性高热为特征的烈性、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对畜牧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分析国际疫情形势,结合我国蚊媒种类和季节消长情况,对我国进行输入和传播风险分析。
  • 孟艳, 阮晓莉, 杨军勇, 杨洋, 张建军, 汤紫荣, 武庆锐, 武晶, 李若曦, 冯宝玉, 刘璐, 苗凯玲, 杨霄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北京市丰台区2007—2018年报告的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预防与控制措施。搜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7—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报告的登革热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因素和特征。结果显示,北京市丰台区2007—2018年共报告41例登革热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主要输入地为东南亚国家,22例(53.69%),其次为南亚国家,9例(21.95%);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其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性别比为1.56:1;发病年龄最小值14岁,最大值57岁,中位数为34岁;职业以干部职员为主(43.90%),其次为商业服务(24.39%),其他职业为家务及待业、学生等;从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最小值1 d,最大值84 d,中位数为6.67 d。结果表明,北京市丰台区几乎每年都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且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群众,特别是出国人员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医疗机构和口岸检疫专业人员对登革热的早期发现诊断能力。
  • 龚正达, 周红宁, 岳仁苹, 葛军旗, 王海波, 张丽云, 许翔, 李春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我国西南山地居民区蚊类大尺度空间生态位特征,本研究以云南省西部澜沧江流域为研究的空间范围和尺度,居民区夜间吸血活动的蚊类为对象,对该流域21°~30°N之间9个纬度梯度带和海拔500~3 500 m之间6个海拔梯度带的居民区应用灯诱法进行了调查取样、分类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共捕获蚊类7属46种180 099只。其中,三带喙库蚊多度为77.87,是数量上的优势种;中华按蚊多度为10.16,为次优势种;迷走按蚊、棕头库蚊和骚扰阿蚊的多度为分别5.24、1.83和1.01,是本区域的常见种类;其余蚊种多度为均小于1.00,数量相对较少或很少。(2)沿纬度和海拔梯度分布的46种蚊虫中:三带喙库蚊是物种多度和生态幅最大、生态位宽度指数最高(生态位宽度指数为2.109和1.189)的物种;其次,中华按蚊的物种多度和生态幅较大,生态位宽度指数亦较高(为1.571和0.848);其他物种如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的物种多度和生态幅也较大,其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964、0.811和0.814、0.403)相对较高。而余下的多数蚊种由于在纬度、海拔梯度上物种多度较低、生态幅较窄,其空间生态位宽度都相对较低或很低。他们反映了澜沧江流域蚊类物种的多度、生态幅度与生态位宽度指数的大小都有一定关系,也说明在宏域环境空间下物种多度、生态幅和生态位宽度越大的物种,具有更强的地理空间资源利用和环境适应的能力。(3)在澜沧江流域46种蚊虫中,占84.78% 蚊种沿纬度梯度的生态位宽度指数都明显大于沿海拔梯度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反之,仅15.22%蚊种等于或小于海拔生态位宽度指数。他们总体反映了物种在纬度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通常大于海拔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的特征。(4)在纬度和海拔梯度上,物种间生态位完全重叠的物种占总数3.00% 和3.29%;完全不重叠的占总数22.22% 和21.55 %。在0.001~1.00重叠值范围内:重叠值<0.50分别占总数的47.82%和48.89%;而重叠值≥0.50的分别占30%和29.56%;总体上近80%的蚊类物种之间都能产生生态位重叠和重叠度相对较高。该结果总体反映了澜沧江流域蚊类对不同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居民区血源资源利用的趋同状况及其竞争关系。(5)不论在纬度梯度或海拔梯度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刺扰伊蚊、致倦库蚊、多斑按蚊、环带库蚊和库态按蚊8种蚊虫都分别能与其余所有物种发生生态位重叠,他们恰是在沿纬度和海拔梯度分布中生态幅较宽的类型,整体显示了较高的空间分布及种间竞争的能力。反之,帕氏按蚊、金叶伊蚊、云南伊蚊、天坪库蚊和银带脉毛蚊分别仅能与其他半数以下的蚊种发生生态位重叠,他们都是生态幅较小类型,并显示了较低的空间分布和种间竞争的能力及水平。这说明蚊类在大尺度环境空间下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的频度、范围与其在纬度和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与适应能力有关。但是,不论在纬度还是海拔梯度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范围的大小与生态位宽度、物种多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及变化规律。(6)蚊类沿纬度和海拔梯度的物种多度、物种多度分布及其均匀度与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均有一定的关系。
  • 孙春卫, 杨迎宇, 周毅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不同剂量的0.5%吡丙醚颗粒剂在居民区防治白纹伊蚊的效果,为制定居民区适宜的灭蚊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于 2019年5—10月在上海市宝山区选取3个居民小区进行实验。A小区为小剂量组,小区内的全部雨水井投放0.5%吡丙醚颗粒剂剂量为1 g/雨水井;B小区为大剂量组,小区内的全部雨水井投放0.5%吡丙醚颗粒剂剂量为2 g/雨水井,每月使用不同剂量的吡丙醚颗粒剂同时,开展伊蚊孳生地治理。C小区为对照组,每月对能清除的蚊虫孳生地开展清理整治,对雨水井不做处理。使用蚊虫停落指数法和幼虫羽化率评价控制效果。结果显示,0.5%吡丙醚颗粒剂大剂量和小剂量组的小区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大剂量与小剂量组间白纹伊蚊密度无显著差别,实验期间两组的成蚊相关密度指数均小于6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的平均幼虫羽化率分别为0.6%和0.21%,实验期间两组的幼虫羽化率相关密度指数均小于50。实验结果表明,0.5%吡丙醚颗粒剂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在实验期间对白纹伊蚊的控制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无显著差异,按每雨水井1 g的剂量使用0.5%吡丙醚颗粒剂可达到控制效果。
  • 刘艳, 李梅, 邱星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家蝇是一种重要的病媒生物,可以传播上百种人畜疾病。化学防治是家蝇控制的重要手段,但杀虫剂的重复和广泛使用可导致家蝇产生抗药性。在我国,不少事例显示家蝇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普遍产生了抗药性,但对家蝇种群抗药性的分子机制还缺乏系统了解。本研究以来源于山东济南的家蝇为材料,在明确其对氯菊酯抗性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其抗药性的分子机制。 结果显示,野外采集未经杀虫剂汰选实验室济南品系(JN) 相对于敏感品系(WHO)表现出对氯菊酯近50倍的抗性,而经氯菊酯汰选7代后的JN-Sel品系获得了比JN更高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超过110倍。核酸检测显示JN和JN-Sel品系家蝇钠离子通道的基因型为1014LL 敏感纯合型。通过检测8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3个P450基因(CYP6A5v2、CYP6A36和CYP6G4)在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高于敏感品系,其中CYP6G4的表达与氯菊酯抗性成正相关,JN品系CYP6G4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35倍,而在高抗性的JN-Sel品系中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70倍。 研究结果强烈提示CYP6G4的过量表达是JN和JN-Sel品系对氯菊酯抗性的重要机制。
  • 周光智, 王治, 尹广庆, 李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河南省野外训练地游离蜱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和动物宿主寄生蜱的侵害状况,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动物宿主寄生蜱体表捡蜱法进行了现场蜱虫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6个野外训练地经初步判定为蜱密度较高区域,共采集蜱1 741只,鉴定均为长角血蜱,野外训练地平均蜱密度为62.2只/人工·小时,以确山野外训练地的蜱密度(200.0只/人工·小时)最高,其余登封、驻马店、信阳、三门峡和洛阳5个训练地蜱密度水平依次为44.6、42.0、11.4、9.0和3.0只/人工·小时。相同地域不同地貌游离蜱密度存在明显差异,蜱呈明显局部空间区域高度聚集,山区、丘陵区明显高于平原区,农田区未检测到游离蜱,蜱密度高低与生境状况、牲畜活动、农业活动等多因素相关。蜱季节消长呈单峰型,3月出现,5月到高峰,9月中旬消失。野外训练地羊、水牛和家犬体表均检测到寄生蜱,不同羊群染蜱存在显著差异性(F=26.759,P<0.01),宿主动物染蜱主要集中在头颈部。通过采取训练课目移至无蜱活动季节,选择蜱密度较低的区域训练,在展开地域实施针对性灭蜱和搞好个人防护等综合防制措施,实现了无蜱叮咬病例。结果表明,河南野外训练地蜱分布呈明显局部空间区域高度聚集,对训练官兵威胁较大,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可以达到蜱媒传染病的零发病。
  • 尹小平, 刘戈, 白岑, 张兆冠, 岳巧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8年9和10月,在对我国新疆口岸地区医学媒介生物进行查询和调查中,在阿拉山口口岸首次采获侧缘佘氏蠊Shelfordella lateralis 13只(3♂♂,2♀♀,8若虫)。随后至2019年7月分别在新疆阜康、乌鲁木齐、阿勒泰等地调查,但均未监测到该虫种。侧缘佘氏蠊在中国新疆阿拉山口首次发现,具有新种入侵的流行病学意义,是我国境内的新记录种。
  • 综述

  • 王梓乐, 高志强, 汪琳, 江海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动物寄生虫病不仅会阻碍畜牧业健康发展,还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加强动物寄生虫检测与监测是防控动物寄生虫病的关键,鉴于目前我国动物寄生虫检测标准存在不足,本文在系统整理了我国动物寄生虫检测标准的基础上,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为我国寄生虫检测标准的立项和制修订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