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0年,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0-03-25
      

    著述
    综述
  • 全选
    |

    著述

  • 庄清慧, 于艳, 张楠, 杜素琴, 黄京京, 程喻力, 诸欣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寄生蠕虫能否通过调节宿主肠道菌群进而改善炎症性疾病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为探讨旋毛虫感染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Ⅱ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肠道菌群构成和丰度的影响,将1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关节炎(CIA)组和预先感染旋毛虫关节炎(CIA.TS)组,在首次胶原诱导后第50 d,取小鼠粪便进行16S rDNA测序,然后将CIA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菌属与关节炎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IA组小鼠菌群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丰富度和多样性有上升趋势;在门水平上,脱铁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梭杆菌门的丰度明显增加;在属水平上,未分类毛螺菌科、Mucispirillum属和脱硫弧菌属的丰度明显增加,Alistipes属和理研菌属的丰度明显减少。CIA组小鼠中丰度显著升高的菌属,其相对丰度与关节炎评分呈正相关;而丰度显著降低的菌属,其相对丰度与关节炎评分呈负相关。与CIA组相比,预先感染旋毛虫的关节炎小鼠(CIA.TS)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有下降趋势,脱铁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明显减少,Mucispirillum属和脱硫弧菌属的丰度明显减少,理研菌属的丰度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CIA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与关节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预先感染旋毛虫可缓解CIA小鼠的关节炎症,其改善作用可能与调节CIA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 杜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平顶山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规律,为本地区肠道寄生虫感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14—2015年按照全国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方案及河南省的调查方案,结合经济和地理条件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对调查点常驻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碘液涂片法分别检查肠道蠕虫和原虫感染情况,3~6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门拭法检测蛲虫感染。结果共调查2 563人,肠道寄生虫感染74人,感染率2.89%。共检出8种肠道寄生虫,其中蠕虫5种,感染率2.46%(63/2 563);原虫3种,感染率0.43%(11/2 563)。混合感染占0.11%,均为2种虫种感染。主要肠道寄生虫为蛲虫1.13%和蛔虫0.90%。其中292名3~6岁儿童进行了透明胶纸肛拭检查,发现儿童蛲虫感染率3.77%(11/292)。结果表明,平顶山市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和各虫种感染率均大幅度下降,但仍需对相关人群寄生虫感染进行防治,尤其是对儿童蛲虫感染要加强防治。
  • 王颖, 王婕敏, 万道正, 慈颖, 曹晓梅, 王静, 张晓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阿拉山口口岸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情况,对捕获的75只小型兽类进行形态学鉴定后,提取肝脏和脾脏核酸扩增巴尔通体Bartonella枸橼酸合酶基因(gltA),通过阳性序列的比对进行巴尔通体分子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阿拉山口口岸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为9.33%(7/75),分别为大沙鼠3只、小家鼠2只、红尾沙鼠1只、小林姬鼠1只。经测序,7份阳性样本获得的巴尔通体分属于伊丽莎白巴尔通体、格拉汉姆巴尔通体、抚远巴尔通体和泰勒巴尔通体4种,其中3个阳性为伊丽莎白巴尔通体,各鼠种巴尔通体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伊丽莎白巴尔通体和格拉汉姆巴尔通体为鼠传人类致病性巴尔通体,应通过灭鼠、灭蚤以降低巴尔通体自然宿主或传播媒介的密度,防止巴尔通体在国境口岸的传入传出。
  • 彭红红, 王媛媛, 代科, 赵秋敏, 左曙青, 童贻刚, 张久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上海捕获的三带喙库蚊中新分离到2株toti病毒,暂命名为Toti病毒ND3(TOV_ND3)和Toti病毒FD17 (TOV_FD17)。 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其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TOV_ND3 和FD17的基因组长度分别为7 612和7 611 bp,编码2个蛋白,包括1个衣壳蛋白(CP)和1个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TOV_ND3的全基因组序列与Culex tritaeniorhynchus NJ2 (CTV_NJ2)的同源性最高,然而TOV_FD17与Omono river病毒AK4(ORV-AK4)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84.6%和84.9%,两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74.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两株新分离的病毒株属于Toti病毒科的变异株。
  • 陈光辉, 王孟文, 李焱, 刘东, 廖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分类学鉴定需要有完整无残缺的成虫标本,对于非昆虫分类学研究人员应用传统分类学方法鉴定蚊虫较为困难;本研究旨在发掘更多适用于蚊类鉴定的DNA条形码,实现口岸一线蚊类的快速准确鉴定。本文通过提取14个蚊虫样品的基因组DNA,使用通用引物PCR扩增ITS1、ITS2、Cytb、COI基因及序列,PCR产物双脱氧法测序,结合NCBI中相关数据分析部分ITS2、Cytb、COI序列的相似性和遗传关系。结果显示:获得了14个蚊虫样品的部分ITS1、ITS2、Cytb、COI序列的非全长碱基序列共计39条;依据种内遗传距离和相似度将14个未知蚊虫分子分类鉴定为6种蚊虫:凶小库蚊、致倦库蚊、尖音库蚊、赫坎按蚊、白纹伊蚊、里海伊蚊;碱基使用率统计表明所测样品的Cytb、COI基因符合昆虫线粒体DNA碱基组成;构建基因ITS2、Cytb、COI系统进化树,符合蚊虫系统发育遗传进化理论。本研究对14个未知蚊虫样品的进行了分子鉴定,为蚊类的快速准确识别鉴定提供基础数据。
  • 滕新栋, 程晓兰, 陈晓光, 贺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建立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准确、快速、特异鉴定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的方法。设计三带喙库蚊线粒体基因组COⅢ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在普通PCR基础上,进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及其重复性分析。结果显示,普通PCR扩增出262 bp的COⅢ基因片段,经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三带喙库蚊有明显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对照蚊种和阴性对照均无熔解曲线;COⅢ基因熔解曲线走势差异较小,具良好的重复性。结果表明,基于COⅢ基因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能准确、快速、特异的鉴定三带喙库蚊,可作为三带喙库蚊相关标本特异性鉴定的手段。
  • 聂国嫒, 杨庆贵, 何江, 胡双双, 邓耀华, 孙立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8年4月,作者对南京建邺区蝇类进行监测,采获一蝇种,其特征为:翅肩鳞橙色,前缘基鳞棕色;胸部底毛黑色,具黄色绵毛被。肛尾叶两侧缘几乎平行,在端部处开始向末端收尖;侧尾叶宽、末端圆钝。DNA条形码比对结果与粉蝇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基因(COI)序列相似度最接近,为90.27% ~ 90.73%,推测其为粉蝇属。依据外部形态、雄性生殖器及DNA条形码特征,鉴定为黄山粉蝇Pollenia huangshanensis,其为江苏省新记录种。
  • 赵爽, 何振毅, 高云霞, 曹秀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海口岸从美国明尼苏达州进口的盐渍白尾鹿皮集装箱柜中截获一种输入性蜱类,经形态学特征鉴定为白纹革蜱。根据截获标本详细描述该蜱的形态特征,并结合文献资料介绍该蜱的分类学、生物学及传播疾病情况,以供口岸部门参考。
  • 龚正达, 李四全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记述罗氏蚤属一新种,福贡罗氏蚤Rowleyella fugongensis sp. nov.。该新种的主要特征是:可动突长三角形,端部尖和无后端角,后缘中点以下有5根刺(亚刺)鬃;柄突宽短,前端上翘;第9腹板后臂中部的腹膨宽大近长方形并明显宽于端部;阳茎钩突端部窄和下弯,整体呈鸟头状;♀第7腹板腹叶明显长于背叶,腹缘通常具浅凹。模式标本采自滇西北福贡县高黎贡山中部的常绿阔叶林,宿主为灰头小鼯鼠云南亚种Petaurista caniceps clarkei。文中并对该属的分类特征进行了讨论和进一步修订,模式标本存放于云南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 综述

  • 李满金, 兰策介, 李春晓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蚊虫不仅吸血骚扰,而且传播多种疾病,迄今依然是世界性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新型虫媒病不断出现,传统的虫媒病死灰复燃,给蚊媒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与发展,特别是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associated sequences 9, CRISPR/Cas9)的出现,为开展蚊虫生理、生化、发育、宿主与病原体关系等诸多方面分子生物基础研究提供了靶标特异性的修饰工具,给蚊媒控制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主要针对CRISPR/Cas9技术在蚊媒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CRISPR/Cas9技术在蚊媒传染病防治的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为蚊媒防治措施的应用及改进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