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9年,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9-09-25
      
  • 全选
    |

    著述

  • 黄京京, 呼延旭, 庄清慧, 康宁, 杜素琴, 程喻力, 诸欣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PD-1信号通路在旋毛虫感染影响卡介苗(Mycobacterium bovis 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免疫小鼠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首先,以旋毛虫肌幼虫(400条/只)分别感染C57BL/6遗传背景野生(WT)小鼠和PD-1基因缺失(PD-1-/-)小鼠,于感染后42 d处死小鼠,分离脾淋巴细胞以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刺激培养48 h,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Th1型IFN-γ、IL-2、TNF-α,Th2型IL-4,和调节性TGF-β、IL-10细胞因子水平;进而,在上述相同感染条件下,于感染后28 d接种BCG,分别于免疫后7和28 d分离WT小鼠和PD-1-/-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用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体外刺激培养48 h,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上述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显示,在单纯旋毛虫感染及感染后BCG免疫条件下,各细胞因子变化趋势趋于一致。WT小鼠感染组Th1型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Th2型IL-4及调节性TGF-β、IL-10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而PD-1-/-小鼠中,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Th1 型IFN-γ、IL-2和TNF-α的下降水平,以及Th2型IL-4和调节性TGF-β、IL-10的上升水平较WT小鼠明显减小。上述结果表明,旋毛虫感染可经PD-1信号通路抑制BCG免疫诱导的Th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4及调节性细胞因子的IL-10和TGF-β的生成。本研究为蠕虫感染抑制抗结核疫苗保护性效果的潜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栗绍刚, 李丹, 李静宜, 郭东星, 吴赵永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疟疾的实验室诊断对于临床治疗至关重要,诊断失误会造成患者误诊、漏诊甚至死亡。血涂片的染色镜检是疟疾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本研究旨在对感染人体的4种疟原虫:恶性疟原虫P. falciparum、间日疟原虫P. vivax、以及卵形疟原虫P. ovale和三日疟原虫P. malaiae在红细胞中的各期形态进行系统梳理,以提高形态诊断过程中的准确率。本文对2018年疑似疟疾样本的快速检测试剂条(RDT)和镜检形态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虽然RDT检测快速、易于操作,但镜检仍然是疟疾确诊的金标准。同时定期形态学培训及质控考核应该成为疟疾检测实验室的常规工作。
  • 宋锋林, 李春晓, 董言德, 赵彤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溴氰菊酯和生物丙烯菊酯对采自北京的淡色库蚊蚊株进行抗药性筛选,筛选时,4龄幼虫被置于LC50浓度值的水体中饲养。经过7代的不间断筛选,蚊虫对溴氰菊酯和生物丙烯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上升了12.9倍和4.8倍,对应敏感株,抗性倍数分别为217.8倍和41.6倍。PCR检测结果显示,kdr抗性基因的频率在逐代上升。F7代时,溴氰菊酯筛选株和生物丙烯菊酯筛选株的kdr抗性基因频率已分别上升至98.96%和97.87%。结果表明,Phe1014的抗性纯合子频率和抗性杂合子频率均与LC50值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本文证明了高浓度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筛选会使Phe1014突变频率快速的上升。
  • 姚璇, 刘漫, 黄晓波, 熊进峰, 孙养信, 蔡松武, 周晓梅, 蒋洪林, 童叶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我国现行《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蚊虫》(GB/T 27771-2011)标准的宣贯应用进行评价,旨为提升应用水平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湖北、陕西、广东和云南4省的爱卫组织、疾控中心和PCO三类机构宣贯“标准”的情况,分析其应用成效和需求。调查结果显示,98.19%被调查机构知晓“标准”,其中了解“标准”全部和大部分条款的占89.20%;接受过“标准”培训的占78.50%,有67.52%机构举办过相关培训。90.42%被调查机构使用过“标准”,主要用于创建卫生城市或县城(92.78%)和病媒控制达标(79.59%)。爱卫和疾控贯标主要措施是制定策略和技术方案(84.17%、86.96%)、举办宣贯培训(79.14%、68.12 %);而PCO则以增加病媒控制次数(78.18%)、制定策略和技术方案(71.82%)为主。三类机构认为“标准”应用主要有以下成效,83.88%认为可规范效果评价,79.44%认为可促进长效巩固机制,74.07%认为可促进蚊虫密度控制精准和有效,63.32%认为可提高PCO服务质量。爱卫、疾控和PCO三类机构掌握“标准”知识的正确率分别为61.12%、60.35%、46.21%,正确率有差异(χ2=9.707,P=0.008)。三类机构对“标准”的期望是以获得释义及示教配套材料(75.47%)、增加使用技巧培训(72.43%)为主要诉求。蚊虫密度控制标准虽然已在全国广泛应用,但被调查机构在精准执行中存在认知和操作差异。采用扩大交流、细化“标准”和分级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改善“标准”的宣贯应用。
  • 陈禄仕, 任立品, 郭亚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国幼虫尸食性蝇类种类,1997年至今,在全国不同实验场地定点放置动物尸体或动物组织收集在上孳生的蝇类幼虫或蛹,待发育羽化出成虫后分类;同时随时收集在野外死亡的动物尸体及刑事案件中人尸体上孳生的蝇类幼虫,待发育羽化出成虫后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常见幼虫尸食性蝇类有5科33属79种,其中35种为首次记述成虫和幼虫食性为尸食性,为后续尸食性蝇类研究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向。
  • 王梅, 周伟武, 唐新元, 游培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5—2018年,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简称海南州)及其所辖5个县的6个监测点,依据《全国鼠疫监测方案》中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监测内容及指标和方法,开展人间鼠疫和动物鼠疫的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期间海南州无人间鼠疫疫情报告,116份高危重点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阴性;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喜马拉雅旱獭密度为0.16只/hm2,鼠体染蚤率79.08%,蚤指数为2.60;旱獭洞干染蚤率4.79%,洞干蚤指数为0.067;采集5 927份宿主动物血清进行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检出10份阳性血清,最高滴度为1:80;对6份自毙旱獭脏器材料进行细菌培养及反相间接血凝试验均为阴性。监测结果表明:近年来海南州动物间鼠疫疫情呈多点散发,虽然未发现人群感染的鼠疫病例,但存在传播风险,所以还应继续加强鼠疫监测, 全面开展鼠疫疫源地灭獭、灭鼠工作,严防人间鼠疫的发生。
  • 田厚军, 赵建伟, 陈勇, 陈艺欣, 林硕, 魏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研制环保、低毒、高效的蟑螂诱杀产品,加速蟑螂诱饵产品的应用和推广,为寻找依靠化学药剂为主防治蟑螂的替代产品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植物源物质、聚集信息素结合食饵对蟑螂开展了诱杀试验,通过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对3种不同配方的饵剂:配方1(PPF-A)、配方2(PPF-B)、配方3(PPF-C)的行为反应和死亡率来综合评价饵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对饵剂PPF-A、PPF-B、PPF-C的趋向反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美洲大蠊对3种配方饵剂(PPF-A、PPF-B、PPF-C)的趋向反应率均低于德国小蠊。在选择取食3种饵剂(PPF-A、PPF-B、PPF-C)的情况下,德国小蠊在7 d内全部死亡;其中取食饵剂PPF-C的德国小蠊在第6 d就全部死亡,而对照组均无虫死亡。仅取食饵剂PPF-C的美洲大蠊在7 d内全部死亡。三种配方饵剂对德国小蠊的诱杀效果要高于美洲大蠊,饵剂PPF-C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防治效果最好。
  • 综述

  • 汤新明, 李超, 胡丹丹, 张思新, 段春慧, 毕菲菲, 刘婕, 刘贤勇, 索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球虫病的防控历来是养殖业优先考虑的事情。长期的药物使用、养殖模式的快速转变以及健康养殖的迫切需求,使得球虫病的危害呈现新的特点,防控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简要回顾我国学者研究鸡球虫及球虫病防控的历史、现状,总结球虫病防控的经验,为未来新形势下球虫病的防控提供借鉴。
  • 邱星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纹伊蚊孳生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病等虫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为降低人类感染这些病毒的风险,对白纹伊蚊的有效控制是重要措施之一。 白纹伊蚊的有效控制受到杀虫剂抗性的挑战,对其抗药性分子机制的了解,是制定白纹伊蚊可持续控制策略的重要依据。本文综述了有关白纹伊蚊抗药性分子机制的重要进展。
  • 李许桑妮, 闫冀焕, 陈翰林, 黄恩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录组学作为最早发展起来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二代测序技术,为蚊虫基因的功能分析及寻找防治蚊虫的潜在靶标提供了有效手段。目前,转录组学已在蚊虫的吸血分子基础、唾液腺蛋白的分类构成、滞育的发生机制、消化代谢及免疫机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助于深化对蚊虫生化和生理代谢途径的认识,改善蚊虫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