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6年,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6-09-25
      
  • 全选
    |

    著述

  • 王瑞琴, 李飒, 唐雅清, 刘重程, 蔡旭, 王鲁茜, 金文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居民人体重点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卫生行为形成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为制定全区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随机选取的4个调查点,采用全国统一设计的结构式问卷,随机调查240人。结果显示,昌平区农村居民对人体重点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22.7%,其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卫生行为形成率为91.6%,并与地区经济水平呈正相关。结果表明,昌平区农村居民对人体重点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特别是对华支睾吸虫病,但卫生行为形成率较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健康教育力度。
  • 田丽丽, 刘园, 窦相峰, 任海林, 李旭, 吕燕宁, 王全意, 黎新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北京市黄热病、登革热、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主要输入性蚊媒传染病联合防控的方法,以期为上述3种输入性蚊媒传染病防控措施调整提供依据。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北京市累计报告输入性黄热病例5例,且黄热病病例均在2016年输入,登革热123例,疟疾491例。病例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商业服务人员、干部职员、外出务工人员和境外旅游人员为3种输入性蚊媒传染病的高危人群。2016年3月11日北京市报告我国首例在安哥拉感染的黄热病病例,3月12日至4月12日新增4名输入性黄热病病例;北京市登革热病例主要从东南亚和非洲输入;疟疾病例数居北京市输入性蚊媒传染病首位,来自非洲多国感染。上述3种传染病感染症状相似,部分疫源地存在多种蚊媒传染病共同流行,临床上极易误诊。北京市输入性蚊媒传染病病例现住址和就诊医院集中在城区,感染地点主要为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一个输入国可能存在多种蚊媒传染病流行。北京市存在多点输入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全球疫情形势,降低误诊率。
  • 朱长强, 吴婷, 艾乐乐, 杨露, 吕恒李春晓, 谭伟龙, 赵彤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PCR技术检测江苏徐州地区三带喙库蚊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蚊胃血来源,研究其吸血习性。根据三带喙库蚊可能吸血对象(猪、人、牛、羊、鼠、鸡)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序列的差异,设计种特异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体系鉴定三带喙库蚊胃血来源。同时,用该方法检测猪血、人血、牛血、羊血、鼠血、鸡血中提取的DNA,验证其特异性;对吸饲人血后不同时间(1、12、24、36、48、60 h)的中华按蚊进行检测,测试该方法的敏感性。该方法可从已知动物血样提取的DNA中分别扩增得到689(人)、561(牛)、453(猪)、225(羊)、485(鼠)、266 bp(鸡)大小的特异性条带;吸人血36 h内的中华按蚊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在吸人血后48、60 h的中华按蚊中,均未扩出特异性条带。共检测24只现场三带喙库蚊,血源来自猪、人、鸡、牛、鼠、羊分别为7、6、3,2、2、1只,其中5只蚊虫兼吸吸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鉴定三带喙库蚊蚊胃血来源,结果稳定可靠;徐州地区三带喙库蚊不仅嗜吸猪血和人血,也可兼吸其他动物血。
  • 孙毅, 许荣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伞冠血蜱亚属是血蜱中结构最复杂的类群之一,主要分布在热带非洲,东洋区以及古北区西南部。在我国已记载的46种血蜱中, 其中3种属于伞冠血蜱亚属Rhipistoma。亨氏血蜱Haemaphysalis (R.) heinrichi Schulze 曾被俄罗斯学者Kolonin提及于中国分布,但标本及相关信息无从考究。在整理我国蜱类标本的过程中,从广西龙州地区重新发现该蜱种。本文对该蜱种雌性标本进行了重新描述,并在标本检视的基础上编写了该亚属的检索表以便应用。
  • 孙响, 张桂林, 郑重, 刘晓明, 刘然, 邱尔臣, 赵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新疆北部林区工作人员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森林脑炎、莱姆病3种蜱传疾病感染情况,采集新疆北部林区工作人员血清标本215份,采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森林脑炎病毒、伯氏疏螺旋体特异性IgG抗体。经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阳性率为40.47%(87/215),森林脑炎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20.00%(43/215),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IgG抗体阳性率为10.70%(23/215)。共检测出29例复合感染,复合感染率为13.49%(29/215)。其中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森林脑炎病毒复合感染率6.05%(13/215),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复合感染率3.72%(8/215),森林脑炎病毒和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复合感染率1.40%(3/215),三种病原体复合感染率2.33%(5/215)。新疆北部林区工作人员中存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森林脑炎、莱姆病及其复合感染流行。
  • 胡刚, 方志强, 王建成, 刘丽娟, 贺文利, 李世森, 德吉央宗丁赞中, 阿旦, 王研, 王 静, 徐宝梁, 杨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于2012~2014年在中国-尼泊尔樟木口岸采集游离蜱和寄生蜱,形态学鉴定后,采用PCR检测蜱标本中伯氏疏螺旋体、埃立克体、立克次体、贝氏柯克斯体、土拉菌和巴通体6种病原体;采用RT-PCR检测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3种病原体。结果在296只蜱中检出伯氏疏螺旋体阳性5个、埃立克体16个、立克次体11个、巴通体16个。本研究初步获得中尼边境樟木口岸蜱媒携带病原情况,为该区域蜱传疾病的防控和研究提供依据。
  • 白学礼, 马汉荣, 鲁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中国柳氏蚤科Liuopsyllidae Zhang, Wu et Liu, 1985柳氏蚤属Liuopsylla Zhang, Wu et Liu, 1985 1新种和蠕形蚤科Vermipsyllidae Wagner,1889蠕形蚤属Vermipsylla Sckimkewitsch, 1885 1新亚种,分别采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老龙潭的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 和四川省康定县贡嘎山乡的青麂Muntiacus sp.体上。模式标本保存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
  • 综述

  • 石清明, 赵彤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化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暖,为媒介生物的扩散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埃及伊蚊是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之一,云南省历史上未有过埃及伊蚊的记载,但自2002年2月首次在云南省发现以来,现已在瑞丽、芒市、勐腊、勐海、景洪、盈江、陇川、泸水、耿马等地陆续发现,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本文拟从云南自然地理状况、埃及伊蚊的主要习性及在云南省境内的入侵扩散历程及其与云南省近年来的登革热暴发疫情关系、埃及伊蚊的防治策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予以综述。
  • 谭伟龙, 王依, 杨露, 艾乐乐, 朱长强, 胡丹, 王长军, 邓小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蝙蝠是多种重要人兽共患病毒的储存宿主,迄今为止已在蝙蝠体内分离到80多种病毒,随着二代测序等技术的发展,新的蝙蝠病毒还将不断被发现。研究显示,有25个病毒科病毒能够感染脊椎动物,其中有10个科被证实与蝙蝠有关,包括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副粘病毒科、丝状病毒科、弹状病毒科、冠状病毒科、披膜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等。除此之外,蝙蝠还被证实可携带禽流感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等。大部分病毒曾引起人或动物间的疾病流行,有些病毒还会导致蝙蝠个体的发病和死亡。因此,从人类健康和蝙蝠生态保护角度来看,研究蝙蝠携带病毒的病毒谱、蝙蝠和病毒的关系、可能的传播途径以及潜在危害性等,对我们全面认识蝙蝠携带病毒特性及加强蝙蝠传播病毒的防治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