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5年,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5-03-25
      
  • 全选
    |

    著述

  • 孙靓, 孙青, 房磊, 杨静, 顾园, 毕阔, 诸欣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构建并表达了旋毛虫热休克蛋白70(Ts-Hsp70)与排泄分泌抗原Ts87的融合蛋白,并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和免疫学鉴定。本研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酶切位点将目的基因Ts-Hsp70与Ts87相连接,插入pET28-a(+)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纯化,获得的融合蛋白rTs-Hsp70-Ts87用Western blot的方法鉴定。经PCR、酶切鉴定、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为2 721 bp,构建的重组质粒与预期相符。经IPTG诱导表达,通过镍离子柱层析纯化复性后得到可溶的融合蛋白rTs-Hsp70-Ts87,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0 kD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蛋白可被抗His标签单抗、rTs-Hsp70免疫血清、rTs87免疫血清识别。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并表达了融合蛋白rTs-Hsp70-Ts87,为进一步研究rTs-Hsp70-Ts87的免疫保护性,开发新的有效抗旋毛虫病的疫苗奠定基础。
  • 全娟花, 李鹏, 黄瑞, 楚佳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活性氧(ROS)清除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能否抑制滴虫排泄分泌物(Tv ESP)诱导的人子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体外培养阴道毛滴虫并制备Tv ESP,分别用100 μg/mL Tv ESP和PBS处理SiHa细胞,Tv ESP处理SiHa细胞30 min前加入NAC,进行预处理。使用CellTiter 96 AQueous单溶液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利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 (DCFH-DA)进行荧光探针标记测定胞内ROS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和PARP-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NAC预处理可降低Tv ESP的细胞毒性作用。Tv ESP作用SiHa细胞16 h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但经过NAC预处理后胞内ROS生成显著降低。此外,NAC预处理后能显著下调Tv ESP诱导的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1的表达水平。
  • 赵秋敏, 郭晓芳, 左曙青, 周红宁, 张久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对前期从云南蚊虫获得的病毒分离物作进一步鉴定,以明确其分类地位。采用甲病毒通用引物进行RT-PCR检测,在5株病毒分离物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新分离株4株来自三带喙库蚊,1株来自中华按蚊。它们可使白蚊伊蚊细胞(C6/36)、猴肾细胞(Vero)及金黄地鼠肾细胞(BHK-21)发生规律性细胞病变。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5株病毒与盖塔病毒(Getah virus, GETV)同源性最高,与GETV中国云南YN0540株、河北株HB0234、海南株M1及南韩株、LEIV MPR株、鹭山病毒的同源性为96.4%~99.2%,5株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8.4%~100%。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新分离株与上述GETV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以上结果证实5株病毒分离物为盖塔病毒。
  • 王文健, 赵瑞君, 李珀, 杜斌, 原发家, 聂守民, 程璟侠, 李彦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家蝇三龄幼虫抗菌肽粗提物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RP-HPLC)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种与对照组有差异的蛋白分别命名为I1、I2、I3、I4、G1、G2、G3、G4组。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发现,其中有4种蛋白及粗提物(E0组)对sup-b15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生存率均值分别为I1:0.714、I2:0.785、I4:0.641、G2:0.686、 E0:0.561。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诱导凋亡的效果,其凋亡率均值分别为I1:16.73、I2:9.79、I4:18.60、G2:11.85、 E0:35.94。对比发现,粗提物(E0)对sup-b15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纯化物,证明粗提物较纯化物对肿瘤细胞抑杀作用更为明显,间接的说明各种纯化蛋白之间具有某些协同作用。
  • 杜斌, 赵瑞君, 程璟侠, 王文健, 原发家, 聂守民, 李彦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初步探究不同浓度家蝇幼虫抗菌肽对FBL-3红白血病原代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诱导、研磨、离心、C18固相萃取等方法制备家蝇幼虫抗菌肽混合物,然后处理传代期的FBL-3细胞,调整浓度为2.25×106/mL并通过尾静脉注射C57BL/6小鼠,建立红白血病动物模型。待肿瘤生长较大时,处死并剥离肿瘤,再通过研磨、裂红液裂解、获取原代肿瘤细胞并培养。将抗菌肽混合物调整为不同浓度作用于传代期的FBL-3原代细胞,之后经倒置显微镜观察照相,台盼蓝染色试验计算死亡率、CCK-8试剂盒做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抗菌肽混合物浓度为250~350 μg/mL作用FBL-3原代细胞时,细胞碎片大量增多,死亡率增高,细胞毒性变大。初步证明了抗菌肽混合物在250~350 μg/mL抑制细胞增殖效果明显,在300 μg/mL浓度下抑制作用最强,本研究结果可作为动物模型体内实验的参考。
  • 于腾, 薛万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动物地理学原理和方法对中国棘蝇属393种和35个种团进行了地理分布格局研究。报告了我国棘蝇属特有种363种、特有种团14个和广布种31种。本文研究了中国棘蝇的起源和种类同地质自然历史的关系;研究了棘蝇属种类和种团分化进程。总结了棘蝇物种和种团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原因。
  • 鞠文东, 程成, 付维明, 王延禄, 呼满霞, 梁慧杰, 王红霞, 徐宁, 耿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黑龙江口岸地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在人群、鼠类、蜱类中的分布特征,针对黑龙江省9个中俄边境口岸,采集出入境人群的血液样本215份、鼠类样本204份、蜱类样本188份,利用半巢式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性片段扩增,通过基因测序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型。结果在哈尔滨机场及嘉荫两个口岸的大仓鼠及小家鼠中检测到2例劳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为首次在黑龙江口岸鼠样本中检测出劳氏立克次体;在188份蜱样本中,检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样本101例,感染率达53.7%,其中劳氏立克次体89例,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 11例,黑龙江立克次体Rickettsia heilongjiangii 1例,同样首次在黑龙江口岸全沟硬蜱中检测到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黑龙江中俄边境口岸开展SFGR的长期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 王海玲, 万道正, 张晓龙, 孙肖红, 梁中平, 于建国, 杨会敏, 徐宝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DNA条形码技术在蚊类鉴定中的应用,本研究扩增了广西凭祥地区5种蚊虫的COⅠ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23只蚊子COⅠ序列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结果表明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通过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不同种类的蚊虫位于不同的分支,同属的蚊种分支较不同属的蚊种分支较短,种内分支则更短。上述结果都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DNA条形码技术对于本研究中所涉及的蚊种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蚊虫鉴定中进行应用。
  • 吴传刚, 董钧铭, 魏濂艨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描述蝇科棘蝇属光泽棘蝇种团Phaonia nymphaearum-group下之光泽棘蝇亚种团Phaonia nymphaearum-subgroup一新种:盾光泽棘蝇,新种Phaonia scutula Wu, Dong et Wei, sp. nov. 新种采自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分布于四川的回归棘蝇Phaonia redactata Feng, 1998近缘。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作者所在单位。
  • 廖忠友, 王飞鹏, 虞以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描述了采自中国四川省峨眉山的库蠓属一新种:蓝腹库蠓Culicoides cyancus Liao, Wang et Yu sp nov.和3种四川省新纪录:棒须库蠓Culicoides clavipalpes Mukerji,1931,冲绳库蠓Culicoides okinawensis Mukerji,1931,东方库蠓Culicoides orientalis Mukerji,1931的描述。所有标本均保存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
  • 综述

  • 谢娟, 闻礼永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我国水利工程、湿地、农业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所引起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分布扩散的影响,分析了各工程建设可能导致钉螺扩散,形成新的钉螺孳生地等潜在危险因素,并就如何利用工程建设趋利避害促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行了探讨。
  • 崔杰, 周金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蜱是一种重要的媒介寄生虫,通过叮咬吸血,寄生于动物体表并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病原,引发多种蜱传性疾病。RNA干扰技术能够特异性沉默目的基因, 干扰转录过程。在蜱的研究中应用RNA干扰技术,是开展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相关分子机制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创制新型蜱与蜱传病防治技术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目前蜱研究中运用RNA干扰方法的研究进展,对不同方法优缺点及其应用适用性做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