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3年,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3-06-25
      
  • 全选
    |

    著述

  • 贾晶, 王振生, 高宇辉, 刘娟, 王恒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观察了正常状态下ICR小鼠体内伯氏疟原虫PbANKA1596cl1发育特征的基础上,从采血状态、培养环境及时间等多方面优化伯氏疟原虫PbANKA1596cl1(Pb1596)体外培养方法,增加成熟裂殖体比例,为提高转染效率打下良好基础。当小鼠体内原虫率达到5%~15%时,经梯度离心富集滋养体期感染红细胞,再用0.01 L小体积完全培养基、缩短培养时间至8~10 h体外培养,观察成熟裂殖体的生长状态及比例。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优化后的体外培养方法在保证细胞90.27%的高存活率同时,有效增加成熟裂殖体的比例从0.97%上升至24.37% (P<0.05),且单个裂殖体平均裂殖子数由13增加至16 (P<0.05),缩短实验周期至11~13 h,并可避免游离裂殖子的流失,从而为进一步的鼠疟转染实验奠定良好基础。
  • 焦玉萌, 杨光, 谢旻, 方强, 陶志勇, 王雪梅, 王小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分析近几年全国疟疾流行特征,本文收集了2008~2012年各省市疟疾发病数据,对全国疟疾年发病、季节发病、各省市疟疾地区分布、疟疾种类以及人群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2年全国疟疾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数从2008年的26 358例,降至2012年的2 451例。其中安徽、河南、云南3省属疟疾高发区。疟疾发病高峰期在6~10月份,10月后开始下降。我国疟疾发病以间日疟为主,5年累计发病为40 181例,占全国5年总疟疾种类累计发病病例的73.88%。疟疾发病主要是农民,高发年龄层在30~50岁。2008~2012年全国疟疾发病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疟疾仍未消除,疟疾具有传播速度快、易反复性等特点,仍有可能造成疟疾的局部暴发流行,因此仍需密切关注疟疾发病情况,为彻底消除疟疾加强疟疾防治工作。
  • 林丽君, 严晓岚, 俞丽玲, 丁建祖, 陈文, 闻礼永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传播阻断地区钉螺与输入性血吸虫相容性,采用血吸虫病流行区安徽、江西和江苏省血吸虫毛蚴感染传播阻断地区钉螺,群体感染毛蚴与钉螺比例为20∶1,单个钉螺感染毛蚴量分别为5、10、20、40条。群体感染结果显示浙江水网型秀洲钉螺对安徽、江西和江苏血吸虫易感性高,感染率分别为29.88%、26.35%和18.18%,有显著性差异(χ2=12.97,P<0.01)。浙江山丘型婺城钉螺对三地血吸虫易感性低,感染率分别为1.69%、0.56%和0.57%,无统计学差异(χ2=1.62,P>0.05)。用安徽、江西和江苏血吸虫毛蚴5个/螺的量分别感染浙江山丘型长兴、常山和婺城钉螺,除江西血吸虫感染浙江山丘型常山钉螺组发现2只阳性螺,其余各组均未感染。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水网型钉螺与湖沼型流行区血吸虫相容性高于山丘型钉螺。
  • 朱小娟, 郭晓霞, 李春晓, 汪中明, 邢丹, 董言德, 阎婷苏建新, 王刚, 张恒端, 吴治明, 赵彤言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感染登革病毒C6/36细胞1~7 d及感染埃及伊蚊1、3、5、7、9、11、13 d后,病毒在细胞和蚊虫体内增殖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时间增加,登革病毒增殖出现规律性变化。登革病毒在感染细胞1~2 d后增殖不明显,3 d后病毒开始大量复制达到高峰,但6 d后有所下降。在蚊虫体内1~7 d病毒增殖不明显,9 d开始快速复制达到高峰,但11~13 d后下降至病毒载量稳定。实验表明登革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殖的最佳时间在接种病毒3 d后,在蚊虫体内9 d开始快速复制达到高峰增殖,到11~13 d后蚊虫体内病毒增殖稳定波动。
  • 吴治明, 汪中明, 李春晓, 郭晓霞, 阎婷王刚, 朱小娟, 张恒端, 董言德, 赵彤言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抗药性水平与其对乙脑病毒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浸渍法对野外采集的不同种群三带喙库蚊幼虫抗药性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对同批次蚊虫经口感染乙脑病毒,RT-PCR法检测感染率。生测结果显示三带喙库蚊幼虫实验室品系(LAB)、南京江浦种群(NJJP)、濉溪南坪种群(SXNP)、安康建民种群(AKJM)F1代和安康建民种群(AKJM)F3代对溴氰菊酯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0.0009、0.0071、0.0160、0.0027和0.0025 mg/L,与敏感品系相比,抗药性指数在2.30~40.05之间;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0.0043、0.0117、0.0528、0.0121和0.0141 mg/L,抗药性指数在2.13~26.42之间。感染实验结果显示,三带喙库蚊实验室品系、南京江浦种群、濉溪南坪种群、安康建民种群F1代和安康建民种群F3代对乙脑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84.44%、80.56%、62.5%、86.00%和91.89%。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三带喙库蚊对乙脑病毒的感染率与其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指数之间均有线性负相关关系(R2值分别为0.887和0.783,P值分别为0.0167和0.0460)。表明三带喙库蚊在杀虫剂的选择压力下,可能会影响其对乙脑病毒易感性,但这种影响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 王欣, 孙毅, 牛思博, 蒋宝贵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全沟硬蜱涎腺Salp15蛋白家族的基因表达情况,本文根据已知的Salp15序列设计引物对全沟硬蜱幼蜱的总RNA进行RT-PCR,克隆到可与莱姆病螺旋体外膜蛋白OspC互作的涎腺蛋白Salp15 CDS序列,命名为I.p larva5。对该蛋白做生物信息学预测,其肽链在N端含有信号肽,在C端含有与CD4分子的结合位点。与其他蜱种Salp15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62.3%(北美的肩突硬蜱Ixodes scapularis)、74.5%(欧洲的篦子硬蜱I. ricinus iric3)、59.4%(西伯利亚全沟硬蜱I. persulcatus)、67.6%(日本地区的全沟硬蜱iper1)。将该cDNA序列分别加上EcoRⅠ,SalⅠ酶切位点,插入pMAL-c4X表达载体上,经IPTG诱导,在Transetta(DE3)上融合蛋白成功表达。此工作为研究全沟硬蜱的Salp15与莱姆病螺旋体,以及与宿主动物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 张耀允, 黎浩, 龚正达, 赵晓光, 刘玮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云南西北部不同地区、环境和气候类型中小兽类宿主的巴尔通体感染情况, 2005~2006年间在云南西北部两州5县的4种不同气候类型中捕获小兽类宿主,采集脾脏标本提取全基因组DNA,运用热休克蛋白groEL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电泳图中出现目标条带即判断为阳性。本次研究共捕获小兽类宿主688只,PCR阳性为72份。在不同动物属种中均有巴尔通体检出,其中姬鼠属检出率最高为25.27%(46/182)。采样点分布于海拔1 200~4 300 m,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高寒山区气候4种,在不同海拔与气候类型中的小兽类宿主均有巴尔通体检出。 本次研究首次证明调查区域存在巴尔通体的自然疫源地,其呈现出对各种气候环境与地理位置的高适应性和宿主多样性,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说明采样点中小兽宿主中携带巴尔通体主要有两种基因型Bartonella tribocorum和B. rattimassiliensis。
  • 谭梁飞, 熊进峰, 刘力, 张令要, 徐军强, 官旭华, 占发先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08年以来湖北省监测发现较多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主要发病地区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和桐柏山地区。本研究旨在了解湖北省麻城市、英山县、随州市、咸宁市和兴山县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地区蜱种群构成的地区分布,以及随州市蜱季节密度消长情况,为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集发病地区的各种蜱,并对这些蜱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2011年湖北随县长角血蜱的季节消长呈单峰型,五月达到最高为112.5只/旗子/小时,随后逐渐下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实验室检测阳性病例同样呈单峰型,在六月达到最高峰(23例)。蜱的季节密度消长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紧密相关,推测长角血蜱是主要传播媒介节肢动物之一。
  • 姚李四, 邵丽筠, 王刚, 刘阳, 刘勇先, 浦昀, 燕青丽张晓龙, 张吉, 徐宝梁, 王宝麟, 赵彤言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针对汉坦病毒L(大)片段的特异引物对21份大林姬鼠鼠肺样本进行检测,有2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经序列测定显示是Amur样病毒,两株病毒存在一个碱基的差异。随后对一株样本的M和S片段进行了全长扩增,结果显示其M片段和H5株同源性最高。S片段和NA33株的同源性最高。根据M片段编码区序列构建的进化树显示,我国和俄罗斯Amur样病毒可归为同一亚型。
  • 宋福春, 虞以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描述了发现于淮南的毛蠓属二新种:舜耕毛蠓Dasyhelea shungenga Song et Yu,sp.nov.和球囊毛蠓Dasyhelea circatheca Song et Yu,sp.nov.,新种模式标本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
  • 综述

  • 郑斌, 尹志奎, 许兵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弓形虫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人导致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猫可以将具有抵抗力的弓形虫卵囊排至体外,在弓形虫感染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随着人与猫的接触逐渐增多,猫的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不容忽视。本文对欧美的猫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王丹丹, 李新楼, 黎银军, 方立群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虫媒病与寄生虫病研究中的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