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2年,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2-03-25
      
  • 全选
    |

    著述

  • 石泉, 玉斯日古楞, 兰丽, 王艳霞, 贾洪林, 玄学南, 张和平, 格日勒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以微小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 parvum 子孢子抗原P23基因和信号肽基因Usp45为材料,构建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asei 中分泌表达P23蛋白的重组载体pMG-Usp45-P23。在培养物上清和细菌裂解组分中,分别以SDS-PAGE、Western blotting、IFAT和ELISA等不同方法检测P23蛋白的分泌和表达情况,并用已获得的P23蛋白分泌产物体外刺激Wistar大鼠淋巴细胞,评价其淋巴细胞转化活性。结果表明,分别在细菌培养物上清和破碎菌体组分中检测到大小约为20 kDa(不含信号肽)和23 kDa (含信号肽)的P23蛋白分泌和表达产物。并且该P23蛋白分泌产物与ConA相当,具有显著的淋巴细胞转化活性。本实验为进一步研制动物微小隐孢子虫 C.parvum 活菌疫苗载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 王各各, 扬帆, 刘军, 李莹, 延娟, 曹雅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观察疟原虫感染早期卡介苗(BCG)接种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活化状态的影响,用Plasmodium berghei ANKA感染C57BL/6小鼠,3天后接种BCG(P.b-3-B实验组),同时以未接种BCG的感染小鼠为对照。通过动态观察两组感染鼠的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后0、5和8天脾细胞中CD11c+CD11b+DC、CD11c+B220+DC、CD11c+CD80+DC和CD11c+MHCⅡ+ DC百分率。结果显示,P.b-3-B实验组的原虫血症从感染后第8天开始逐渐增高,66.7%的小鼠存活至第20天死亡,而对照组小鼠多于感染后8~10天死于脑型疟疾;感染后第5和8天,P.b-3-B实验组小鼠CD11c+CD11b+DC、CD11c+CD80+DC和CD11c+MHCⅡ+DC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感染后第8天,CD11c+B220+DC百分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这些结果表明,疟原虫感染早期接种BCG可下调DC亚群百分率和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并以此影响疟疾的感染进程。
  • 张东京, 杨潇, 吴贤生, 陈婧, 李卓雅, 吴瑜, 詹希美, 郑小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了解白纹伊蚊实验种群沃尔巴体Wolbachia感染率、感染品系、组织分布及系统发育,运用引物PCR方法检测实验种群白纹伊蚊Wolbachia 的感染情况。解剖白纹伊蚊,提取头部、卵巢/睾丸、脂肪体、唾液腺/胸部、马氏管、中肠组织的基因组DNA,PCR法扩增Wolbachia表面膜蛋白(wsp),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及测序,并用BLAST软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将随机抽取的白纹伊蚊雌雄各50只分别检测,均为阳性。卵巢/睾丸、脂肪体和唾液腺/胸部均存在着Wolbachia A、B组超感染;雌蚊头部、雄蚊马氏管和中肠为B组单感染;雄蚊头部则未检测到Wolbachia。将wsp基因克隆测序后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白纹伊蚊体内Wolbachia与尖音库蚊、菜蛾、宽边黄粉蝶四者同源性较高达99%,这表明四者体内所感染的Wolbachia可能来源于同一个分支。
  • A.O.J.Amoo, 薛瑞德, WhitneyA.Qualls, 汪中明, 赵彤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二氯苯醚菊酯3种不同的商业剂型对致倦库蚊的杀灭效果,本文采用室内药膜法、野外现场挂笼实验评价了3种杀虫剂剂型超低容量喷雾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这3种剂型均对野外现场致倦库蚊有杀灭毒性,其中Aqua-Kontrol®和AqualuerTM 在1 h内致死率均大于80%。室内药效测定表明,3种药剂均对致倦库蚊有良好灭效,其中水性列喜镇的80%致倦库蚊致死时间要显著大于另2种药剂。
  • 张令要, 雷朝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孕蚊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进行白纹伊蚊产卵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室内养蚊笼内放置7个产卵杯,其中1杯做为测试杯。测试杯中为自来水时,其中产卵量百分率平均值为(6.01±1.93)%;测试杯中为蚊虫饲养液(嗅觉引诱物)时,其中产卵量百分率平均值为(32.34±3.74)%;测试杯中为红布条(视觉引诱物)时,其中的产卵量百分率平均值为(45.48±5.21)%;测试杯中为蚊虫饲养液和红布条(嗅觉和嗅觉引诱物)时,其中产卵量的百分率平均值为(76.85±3.07)%,显著高于自来水、蚊虫饲养水或者红布条等单独引诱物存在时的情况,而且平均产卵杯数为(2.03±0.12)。研究结果表明,嗅觉和视觉引诱物联合作用对白纹伊蚊的产卵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 田旭, 薛万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世界陆地动物区系六大界和分区的划分,将我国阳蝇种类作了界别归属划分为9个组合,包含特有种190种、特有种团2个和广布种10种。并从物种和种团角度及支序地理格局,探讨了中国阳蝇的起源、分化和种类同地质历史及构造的关系。
  • GünterC.Müller, JeromeA.Hogsette, VasiliyD.Kravchenko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沙特阿拉伯虻科昆虫已记录25种,在最近近东地区双翅目昆虫生态学和动物地理调查研究中,该地又发现了4个虻科昆虫新记录,包括非洲热区的Ancala africana (Gray, 1832)和 Philoliche zonata Walker, 1871、非洲干热区的Tabanus gratus Loew, 1858 以及古北区的 Nemorius irritans (Ricardo, 1901)。本文在介绍这4个新记录种的同时,对其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特征给予简单描述。
  • 郭晓芳, 曾旭灿, 董学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次记述暗顶领蚊Heizmannia (Heizmannia) darkvertex Dong and Zhou 的雌蚊形态特征。
  • 王崇财, 谭润谦, 陈星恒, 虞以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9年7月4日在海南省五指山作蠓类调查,采获的蠓类中有1只微小浅色的雄蠓,经分类研究确认是蠓科(Ceratopogonidae)蠓亚科(Ceratopogoninae)的新属,命名为华蠓属Sinicohelea Yu,Wang et Tan gen. nov.),其模式标本是1只雄虫,命名为选举华蠓Sinicohelea xuanjui Yu,Wang et Chen n. sp.),此蠓的主要特征:眼裸无毛,触须第3节基部密布感觉器;翅狭长,仅1个较宽的径室,无中2脉,中3+4脉和肘2脉,大毛仅见于翅前缘、径脉以及中1脉中部和肘1脉基部。各足一致浅色,爪細長,基部有显著膨大粗鈍的爪基齿,其上有柔毛;前足胫节端部有一列短小梳齿。雄虫尾器第9背板桃形,第9腹板后缘中部有1长而端园的突出,向后延伸覆盖阳茎中叶;阳基侧突全分离。   属、种名词源:取希腊文中国Sinicus, 命名新属,新种以模式标本采获者徐选举先生之名命名,以表示对其给予本研究工作热情支持的敬意。   模式标本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
  • 孙悦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纺蚋亚属Simulium (Nevermannia) 一新种,辽东纺蚋S. (N.) liaodongense sp. nov. 本文对其两性成虫、蛹和幼虫进行形态描述。
  • 孙毅, 魏川川, 许荣满, 刘晓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血蜱属嗜鸟血蜱亚属已知有3种,即嗜鸟血蜱 Haemaphysalis (Ornithophilis) ornithophila Hoogstraal et Kohls,板齿鼠血蜱 Hae. (Or.) bandicota Hoogstraal et Kohls,钝刺血蜱 Hae. (Or.) doenitzi Warburton et Nuttall,加上本文报道的中国新记载种,啄木鸟血蜱Hae. (Or.) megalaimae Rajagopalan,共4个种,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
  • 综述

  • 孙岚, 黄敏君, 郭增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孢子菌病是一种新发现的机会性感染,常见于AIDS感染者、器官移植患者、儿童、旅行者、角膜接触镜佩戴者及老年人,可表现出广泛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对医学微孢子菌生物学和种属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