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著述

  • 刘英杰, 李莹, 潘艳艳, 郑丽, 刘军, 曹雅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疟疾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用伯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感染后3天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初次感染后90天再进行感染。通过薄血膜吉姆萨染色法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再感染前(0天)和再感染后(1、3、5天)不同时间点脾细胞中活化性B细胞百分率,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IgG1、IgG2a和总IgE水平。结果发现,同源疟原虫再感染后,根治性治疗小鼠仅出现短暂的低水平原虫血症,再感染后第3天活化性B细胞开始明显升高;同时IgG、IgG1和IgG2a也出现有意义的升高,但再感染前,这些小鼠血清IgG、IgG1和IgG2a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的正常小鼠,IgG2a在每一检测点均显著高于IgG1,血清中总IgE水平于再感染后第1天即出现明显升高。此结果提示,疟疾感染早期的根治性治疗并不影响宿主在再感染时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应答,一些记忆性B细胞和长效浆细胞的存在可能是抵御再感染的关键因素,特异性IgG,尤其是IgG2a的作用或许尤为重要。
  • 耿艺介, 黄达娜, 高世同, 李晓恒, 张倩, 张艳炜, 张仁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动态观察小鼠人工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并接受阿苯达唑治疗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循环抗原CAg、IL-5水平变化,探讨阿苯达唑治疗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免疫学效应。将1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组成4组:实验组、感染未给药对照Ⅰ组、未感染给药对照Ⅱ组、健康对照Ⅲ组。动态计数各组小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采用单抗金标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循环抗原CAg和血清IL-5,并用RT-PCR方法验证脾细胞IL-5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Ⅰ组小鼠相比于对照Ⅱ组和对照Ⅲ组的各项指标变化有所差异,实验组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在第4周达到高峰后随即下降,至第7周已与对照Ⅱ、Ⅲ组无显著性差异。对照Ⅰ组则在第2周开始出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加一直持续至整个实验周期。实验组的广州管圆线虫CAg阳性率和血清IL-5水平的高峰期和恢复期也均比对照Ⅰ组提前,同时IL-5 mRNA表达水平也呈现相应的变化。本研究结果提示阿苯达唑可改变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小鼠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循环抗原、IL-5血清浓度等免疫学效应的变化趋势。
  • 伍治平, 高诚伟, 陈艳, 朱启顺, 吴永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在活体内对疟原虫的抑制,实验选取了感染虎纹伯劳Lanius tigrinus的伯劳疟原虫Plasmodium (Novyella) lanius作为研究对象。实验把通过血转种成功的50只带虫金丝鸟Serinus canaria分成5个组,每组10只进行实验。每组以不同剂量的EGCG进行灌喂实验,设蒿甲醚和生理盐水的阳性和空白对照,并用常规涂片法和PCR法进行抑制效果的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剂量下,EGCG在体内对疟原虫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是66.7%、90%、90%。不同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0.001),证实儿茶素在体内对鸟类疟原虫有抑制作用。
  • 党荣理, 任立松, 高金拽, 马德新, 刘晓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啮齿动物中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体(Ot)的情况,在那拉提草原捕获鼠和旱獭,分别取其脾组织提取DNA,应用巢式PCR(nPCR)方法检测Ot-Sta56基因;基因分型引物扩增阳性片段,判断该地区存在的Ot基因型,部分阳性标本测序,通过NCBI网站对序列进行BLAST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该地区共捕获鼠67只,旱獭29只,在其中3只鼠、2只旱獭的脾中检测到阳性片段,基因型包括Karp型、Saitama型,BLAST结果显示其中1个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Karp型同源性为97%,另1个片段未能测出核苷酸序列。推测在那拉提地区鼠类可能感染Ot,基因型为Karp型,怀疑可能有Saitama型存在。
  • 谭伟龙, 赵彤言, 董言德, 汪中明, 李春晓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采自安徽、江苏、湖南、广西、云南及海南等地区的人房、牛棚、稻田、山区等不同生境的按蚊,按照文献合成引物,用PCR方法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各种群的ITS2序列测序后,与GenBank所得赫坎按蚊复合体近缘种群按蚊的ITS2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不同地区不同生境的按蚊均为中华按蚊,此次采集没有采到嗜人按蚊;现场的中华按蚊与凉山按蚊、贵阳按蚊和昆明按蚊的同源性为80.6%~83.1%,与嗜人按蚊和雷氏按蚊的同源性为75.2%~76.2%,与最黑按蚊和带足按蚊的同源性稍低,为63.2%~64.6%。系统发育树显示:所有的序列样本形成了两个分支,来自现场的按蚊处在同一分支且差异小。
  • 熊小路, 王锡乐, 孟艳芬, 齐永, 温博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贝氏柯克斯体为Q热的病原菌。本研究对19个贝氏柯克斯体血清学反应阳性蛋白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扩得的基因片段与表达载体连接,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并表达目的蛋白,采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将纯化的重组蛋白点在醛基化玻片上制备蛋白芯片。将贝氏柯克斯体新桥株实验感染小鼠血清分别对蛋白芯片进行血清学分析,结果显示能与贝氏柯克斯体感染1、2、3、4周小鼠血清反应的蛋白数分别是0、16、19和18个。结果说明该芯片上的重组蛋白具有贝氏柯克斯体感染血清反应特异性,该芯片分析有望用于Q热的血清学诊断。
  • 张桂林, 郑重, 董言德, 刘美德, 党荣理, 赵彤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人帐诱法和CO2灯诱法对新疆北湾地区不同生境的蚊虫种类组成及构成进行调查并对两种调查方法进行比较。新疆北湾地区蚊虫种类有4属8种,刺扰伊蚊为各种生境优势蚊种,米赛按蚊、里海伊蚊、背点伊蚊以及凶小库蚊为常见种,环跗曼蚊、赫坎按蚊和尖音库蚊为少见种,不同生境蚊虫密度及种类组成不同;灯诱和人帐诱两种方法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捕获的蚊虫种类及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基本一致,但是不同方法捕获的蚊虫数量不同,种类构成比例也有一定变化。研究表明CO2灯诱法也可作为蚊虫种类组成及构成的调查方法。
  • 代玉华, 黄晓丹, 刘丽娟, 公茂庆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苏云金杆菌对采集的几株野外淡色库蚊种群幼虫的灭杀作用,分析不同环境下,该蚊对苏云金杆菌抗药性的差异。采用幼虫液浸法,测定不同淡色库蚊种群幼虫对苏云金杆菌的LC50。结果显示,苏云金杆菌BTH-14对采集的几株淡色库蚊种群幼虫有不同的灭杀效果,其中采集于苇坑种群的试虫对苏云金杆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但到F2代,该种群抗性消失,表明这种抗性不能通过遗传形成持续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的孳生环境会影响淡色库蚊幼虫对苏云金杆菌的抗药性,但其抗性不能遗传给后代。
  • 崔建新, 张玉勤, 刘吉起, 冯玉洁, 赵旭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5℃条件下(RH 45%~55%),对家蝇驯化种群1~25日龄的7个日龄组的雌、雄成虫进行吊飞研究,从累计飞行距离看,雌、雄成虫均为双峰型,在9日龄和17日龄,飞行机能分别达到2个高峰。从累计飞行时间看,雄虫为单峰型,在17日龄达到高峰,雌虫为双峰型,在5日龄和17日龄飞行机能达到高峰。从平均飞行速度来看,雌、雄成虫均在5日龄出现1个最低值,在9、13、17日龄,飞行机能处于高水平。综合来看,发现5日龄以前雄虫的飞行能力远不如雌虫;9~17日龄家蝇飞行机能维持在较高水平;17日龄后飞行机能显著衰退。从累计飞行距离和累计飞行时间来看,雄虫飞行机能的最弱期发生在21日龄,雌虫发生在25日龄;1日龄的飞行机能不论雌、雄均不如5日龄;雄虫的飞行机能高峰值发生在17日龄,9日龄为第2峰值。 从平均飞行速度来看,不论雌、雄,家蝇成虫飞行机能在5日龄均为最弱,甚至弱于21日龄;雄虫的飞行机能最高峰出现在第9日龄,雌虫的最高峰同时出现在第9日龄和第17日龄。单从累计飞行距离来看,雌虫的飞行机能高峰值发生在9日龄,17日龄为第2峰值。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家蝇累计吊飞飞行距离在17日龄组与1日龄组和21日龄组间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F(0.01)=3.05>F(6, 102)=2.99);吊飞飞行速度在雌、雄不同性别间有显著的差异(F(0.05)=4.61>F(1, 108)=3.93)。
  • 李玉萍, 徐瑞鑫, 李廷利, 张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将果蝇作为一种模式生物进行睡眠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这种相对简单的生物的睡眠过程的研究,加速人类对睡眠认识的进程。本实验观察四逆散冻干粉对睡眠剥夺模型果蝇的睡眠改善作用。采用光照刺激剥夺睡眠和机械刺激剥夺睡眠两种方法复制果蝇睡眠剥夺模型,利用果蝇DAMS监测器和数据采集自动记录系统评价,以果蝇24 h累积睡眠时间为观察指标,观察各组果蝇睡眠时间。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睡眠剥夺组果蝇睡眠时间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果蝇睡眠剥夺模型造模成功;与睡眠剥夺模型组比较,给药组果蝇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四逆散冻干粉对两种睡眠剥夺模型果蝇睡眠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邓成玉, 廖忠友, 张有植, 莫东平, 虞以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2010年9月中下旬在四川省峨眉县峨眉山(29.5°N,103.3°E)西南麓进行了挥网采集,获得蠓类2亚科10属11种,其中有2个新种:峨眉裸蠓(Atrichopogon emeiensis Deng, Liao et Yu sp. nov.)和李江柱蠓(Stilobezzia lijiangi Yu, Zhang et Mo, sp. nov.);以及1种我国新纪录:柔软柱蠓(Stilobezzia robusta Das Gupta et Wirth)。同时发现趋光蠛蠓(La. phototropia Yu et Liu)雄虫和泸定毛蠓(Dasyhelea ludingensis)的雌虫在黄昏时分参与雄性摇蚊的群舞团。本文描述新种模式标本都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
  • 综述

  • 林丽君, 严晓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方法和技术的成熟,其在血吸虫病防治和研究中的应用也逐步深入。本文就GIS在血吸虫病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 简报

  • 高泽明, 李文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吡喹酮对脑囊虫病的疗效,将确诊为脑囊虫病者分为2组,第1组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总量310 mg/kg,分7 d、每日3次口服,共5个疗程,每疗程间歇3个月;第2组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总量180 mg·kg-1,疗程相同。以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免疫学指标作为疗效评价。结果显示,第1组治愈40例,治愈率47.1%,显效43例,显效率50.6%,有效率97.6%;第2组治愈9例,治愈率25.7%,显效20例,显效率57.1%,有效率82.8%,两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达显著水平(P<0.05)。说明应用口服大剂量吡喹酮、多疗程、间歇治疗脑囊虫治愈率高、效果稳定。
  • 张继军, 刘寒, 韩雪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记述了采自我国陕西省凤县雄性宝鸡虻Tabanus baojiensis Xu et Liu。标本保存于兰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昆虫标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