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7年, 第02期      刊出日期:2007-06-25
      
  • 全选
    |

    著述

  • 傅作申, 陈知航, 张娟, 花艳红, 程远国
    2007, (02):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获得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基因后与表达载体pQE-30重组,然后转化大肠杆菌M15,经IPTG诱导后表达TCTP融合蛋白,薄层扫描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23.4%,目的蛋白中可溶性蛋白所占比例高于非溶性蛋白。Ni-NTA纯化后C端测序,结果C端13个氨基酸序列与由GenBank国际基因库中恶性疟原虫TCTP基因推导出的C端13个氨基酸序列及组成完全一致。结果表明成功地在M15中表达了恶性疟原虫海南株TCTP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
  • 崔洋, 刘军, 吴忆, 马世红, 曹雅明
    2007, (02): 7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感染抵抗型DBA/2小鼠的脾巨噬细胞发挥吞噬功能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利用Giemsa薄血膜染色,光学显微镜计数红细胞感染率,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P.y. 17XL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动态检测脾巨噬细胞表面膜分子CD36、CD64表达水平。结果表明,DBA/2小鼠红细胞感染率于感染后第7天高达31.87%,约第15天自愈;感染小鼠脾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于感染后第5天开始增强,至第10天吞噬率高达95%,随后维持于高水平;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36于感染后第3天开始升高,至第10天达到峰值;CD64表达水平于感染后第5天开始升高,随后持续维持于高水平;小鼠血清中抗P.y. 17XL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在感染后第10天开始出现有意义的升高。结果显示,在P.y. 17XL感染过程中,巨噬细胞通过表面分子CD36和CD64分别介导的非调理性和调理性吞噬方式杀伤疟原虫,提示巨噬细胞是DBA/2小鼠发挥抗疟保护性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
  • 刘英杰, 崔洋, 陈光, 邓立军, 曹雅明
    2007, (02): 7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约氏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Pys25重组蛋白的免疫效果及其效应,我们以酵母菌表达的Pys25重组蛋白皮下免疫DBA/2小鼠,采用ELISA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并通过IFA观察免疫血清对有性阶段虫体发育的阻断效应。初次免疫后2周,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开始升高,并于加强免疫后2周达到峰值;感染血液与免疫血清共同培养后,配子体向合子和动合子的发育明显受阻,并且其传播阻断效应与免疫血清呈剂量依赖性。实验表明,酵母菌表达的Pys25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免疫血清可显著抑制有性阶段原虫的进一步发育。
  • 闫文朝, 宁长申, 张龙现, 孙铭飞, 姚雷
    2007, (02): 80-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猪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uis) sucp分离株在5日龄仔猪体内内生发育虫体形态结构和寄生特点。结果发现,感染前期和高峰期,在盲肠、结肠和直肠有虫体寄生,而感染后期仅在直肠上发现虫体,并且多集中在肠腺区域。实验观察到滋养体、裂殖体、大配子体、合子和孢子化卵囊等不同阶段的虫体。虫体周围一定区域的微绒毛融合、萎缩或倒伏,肠粘膜上的微绒毛明显脱落。中期滋养体营养器和致密带之间有一层较宽的特殊结构,并且该结构到后期滋养体和裂殖体阶段消失,这层特殊结构尚未见文献报道。在带虫空泡内膜与虫体外膜形成的致密带上方存在典型的呈竖向或斜向排列的纤维塞状结构(microfilament plug)营养器。
  • Benjamin G.JACOB, Ephantus J.MUTURI, Jose E.FUNES, Joseph I.SHILILU, John I.GITHURE, Robert J.NOVAK
    2007, (02): 8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选择了肯尼亚Mwea 水稻种植区中Kangichiri、Kiuria 和 Rurumi 3个村庄-农田交错地区为观察区,分析并比较了2种卫星数据对水稻种植区疟疾媒介分布的指示情况。首先运用2005年7月获取的Quickbird(分辨率0.6 m)和Ikonos(分辨率4 m)卫星数据在Erdas Imagine V8.7®中生成观察区的地面植被覆盖图;并于2005年的7月至2006的7月观察相应地区地面蚊虫消长情况。通过对观察区的卫星数据的最大似然法监测分类,并于分类后对每一田块与灌溉渠道都用Arc Info 9.1®进行栅格矢量化处理(每一栅格设置唯一的标识)。所有调查的蚊虫滋生点,依照水稻的生育期的不同分为6层进行分析。然后将经差分GPS定位的每一处水稻田及按蚊产卵点都叠加到该地区的卫星底层数据上,并对不同的水体、水稻生育期、调查地点的蚊虫滋生情况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由于Ikonos只有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分辨能力,单一的Ikonos卫星数据难以区分不同样点和分层的生境,而QuickBird具有全光谱分辨能力,可区分所有的稻田生境。因此,可根据 QuickBird 0.6 m卫星数据的土地利用和覆盖指数和阿拉伯按蚊滋生点幼虫的增殖特性,在当地建立和应用媒介综合防治系统(IVM-Integrated Vector Management)。
  • 刘美德, 王学忠, 赵彤言, 董言德, 陆宝麟
    2007, (02): 98-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带喙库蚊是云南地区主要乙脑媒介,而伪杂鳞库蚊也被怀疑在云南地区能起到传播乙脑的作用,它们的种群动态与特定地区的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也关系到当地乙脑的流行态势。本研究选择云南省南部边境地区孟腊县2个村:龙塘村和东方红村,在2村内设置16个诱蚊采样点,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2村的三带喙库蚊和伪杂鳞库蚊种群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灯点离水稻田最近空间水平距离(DTF)与灯点平方公里缓冲区间水稻田面积(KFA)、样点伪杂鳞库蚊种群优势度呈正相关关系;样点三带喙库蚊的优势度与灯点离河流最近空间水平距离(DTR)存在负相关关系;KFA与样点三带喙库蚊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关系。文章还在此基础上对西部开发中环境改变对这两种蚊虫乃至乙脑流行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 杨彩明, 杨光友, 谢幼新, 吴开波, 贾小勇
    2007, (02): 104-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扫描电镜对采自四川地区孤雌生殖的长角血蜱的各期虫体及虫卵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雌成蜱的口下板齿式4︱4或4—5︱5—4,多孔区小孔30~35个,两多孔区的间距为孔区长径的2倍,气门板“D”字状,肛毛5对;若蜱齿式2—3︱3—2,须肢第3节背面后缘无刺,无多孔区和生殖孔,气门板亚圆形,无气门斑,肛毛3对;幼蜱齿式2︱2,无气门板,肛毛1对,无肛后沟,爪垫明显超过爪长的2/3。各期虫体的哈氏器结构基本相同,但成蜱前窝内感毛7根,而若蜱、幼蜱均为6根。卵表面光滑无特殊结构。首次观察到孤雌生殖长角血蜱成蜱气门板腹面前方有7、8个小孔,肛瓣下方有密集成带的小刺以及十几个气孔样物。
  • 安继尧, 陈汉彬
    2007, (02): 11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akaoka 和 Davies(1996),Crosskey 和 Howard(1997),把绳蚋亚属分成5个种组,作者在研究中国新疆绳蚋时,发现草地绳蚋S.(G.)meadowi An,Ma and Ma和阿勒泰绳蚋S.(G.)altayense Cai and An的跗突无或很短、细、顶端平齐或尖形,这些特征可作为新的组征,建议组成新组,即阿勒泰altayense组。我国现有绳蚋30种,分列4个组中,并附蚋种名录。
  • 刘丹, 温小军, 陈汉彬
    2007, (02): 114-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蚋科Simuliidae山蚋亚属Simulium(Montisimulium)的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并对其鉴别特征,分类沿革进行了概述,同时附有我国已知种类及分布名录。
  • 综述

  • 姚凤兰, 王恒
    2007, (02): 118-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恶性疟原虫的宿主特异性,人们很难在小动物体内进行恶性疟疾红细胞内期的研究,这已成为制约该领域发展的一大难题。免疫缺陷小鼠以其体液免疫或/和细胞免疫缺陷的特点,除了在肿瘤学、免疫学、毒理学、感染性疾病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外,也被用于对疟原虫无性生殖期的研究。本文将针对恶性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黄翠琴, 陈宁, 朱兴全
    2007, (02): 123-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寄生线虫病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但目前防治寄生线虫病尚存在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运用生物技术手段来控制寄生线虫病将成为可能,由此而来,研究寄生线虫的基因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研究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的一些方法,如研究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RNA干涉技术、寄生虫的转基因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等,并综述了猪蛔虫、圆线科线虫、旋盘尾丝虫、旋毛虫、马来布鲁线虫和有齿食道口线虫等一些重要寄生线虫在功能基因组学上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