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2年, 第01期      刊出日期:2002-03-25
      

  • 全选
    |
  • 芦殿梅,胡孝素,乔中东,马莹
    2002, (01):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RAPD技术分析利什曼原虫的kDNA及nDNA。方法 :用 7种随机引物扩增L .infantum和L .donovaniGS2的kDNA和nDNA ,分析扩增结果并计算两虫种间kDNA和nDNA共享度F值。结果 :7种随机引物对两虫种的kDNA、nDNA均扩增出各自特有带型。L .infantum和L .donovaniGS2两虫种间kD NA、nDNA扩增片段的F值分别为 0 2 2 7和 0 2。结论 :kDNA和nDNA均可作为利什曼原虫的RAPD扩增模板 ,这 7种引物均可用于对L .infantum和L .donovaniGS2进行RAPD分析。该两虫种kDNA、nDNA的共享度较低 ,说明二者遗传距离较远。在进行RAPD分析时 ,提取全DNA (包括kDNA和nDNA)进行扩增即可
  • 钱贠,严正,章平,郁萌
    2002, (01): 7-11+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处于分类地位不同的 5种棘阿米巴滋养体对黑色素瘤细胞B16的细胞毒性作用的方式、以及细胞毒性作用差异与其致病性的关系。将 5种不同种类的棘阿米巴滋养体分别与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细胞B16混合 ,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棘阿米巴滋养体对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影响 ,并运用MTT法检测、比较不同棘阿米巴对肿瘤细胞作用的差异。结果显示 :这 5种棘阿米巴滋养体对黑色素瘤细胞B16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作用 ,其机制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细胞凋亡 ,但与其致病性的强弱无关
  • 周国理,黄炯烈,吴瑜,王玲
    2002, (01): 12-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本室已获得的白纹伊蚊CYP6N亚家族新成员CYP6N3全长cDNA的 5′ 末端核苷酸序列 ,设计 2个反向特异引物 (GSP1和GSP2 ) ,利用 4种限制性内切酶DraⅠ、EcoRⅤ、PvuⅡ和StuⅠ分别消化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株高分子量基因组DNA ,消化产物与适配子连接产生 4种消化的DNA库 ,并分别以此为模板 ,进行基因步移。用特异引物GSP1与适配子引物AP1进行第 1步PCR扩增 ,然后再以第 1步PCR产物为模板、用内部特异引物GSP2与内部适配子引物AP2进行第 2次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T A克隆及测序。结果显示 :分别以DraⅠ、EcoRⅤ、PvuⅡ和StuⅠ消化的DNA库为模板而获得 4个长短不一的DNA序列 :80 6bp、 2 190bp、 3 0 76bp和 2 2 0 6bp ,它们均包括有CYP6N3全长cDNA5′ 非翻译区序列及氨基端开头 10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 ;在其ATG上游序列中均存在有若干个典型的TATA盒、Barbie盒和 或CCAAT盒、抗氧化剂反应元件或外源化合物反应元件。表明本实验已成功地获得了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株CYP6N3基因 4个上游启动子区序列 ,并分析、讨论了它们在蚊虫中细胞色素P45 0基因多样性及其参与杀虫剂抗性中的作用
  • 朱礼华,赵彤言,陆宝麟
    2002, (01): 2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唾液腺激肽是埃及伊蚊唾液中的舒血管物质 ,不仅在蚊虫吸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还可能具有调节宿主细胞免疫的功能。本研究用PCR方法从基因组DNA扩增出唾液腺激肽的基因并进行了克隆测序 ,发现与报道的埃及伊蚊相应基因序列有几个碱基的差异 ,同源性 97 8% ,但成熟肽部分序列未发现差异 ,这一部分基因序列人工合成克隆入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进行了融合表达 ,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 宋社吾,赵彤言,董言德,蒋书楠,陆宝麟
    2002, (01): 26-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透射电镜的超微形态观察和分组织的PCR检测发现 ,在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和白纹伊蚊体内感染的Wolbachia株不仅局限于生殖组织内。在淡色库蚊 (Cx .pipienspallens)和骚扰库蚊 (Cx .pipiensmolestus)雌蚊卵巢、中肠和胸部肌肉组织中都有B大组Pip组Wolbachia株的感染 ,而头部没有检测到感染。在白纹伊蚊雌蚊卵巢、中肠组织中存在A大组和B大组Pip组的Wolbachia株双重感染 ,胸部肌肉组织中仅发现B大组Pip组Wolbachia株的单独感染 ,头部没有检测到感染
  • 2002, (01): 32-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江峰,胡萃,陈玉川,闵建雄,李俊涛
    2002, (01): 33-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对于凶杀案件中死亡时间判断有重要意义的蝇类幼虫的形态特征变化规律 ,在 16℃、2 0℃、 2 4℃、 2 8℃、 32℃饲养了大头金蝇并定期取样 ,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表明 :后气门形态、表皮、消化道等随时间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可作为幼虫日龄的标志。据此将幼虫期划分为 8个阶段。不同温度下到达上述各阶段的时间不同 ,低温下需要时间长 ,高温下需要时间短。文中同时也观察了幼虫各龄的形态特征
  • 杨东升,张金桐
    2002, (01): 39-42+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和生化分析研究了川楝素对家蝇 (Muscadomestia)幼虫中肠组织及中肠主要消化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电镜观察表明 ,有效浓度的川楝素具有明显的胃毒作用 ,药物处理组家蝇幼虫中肠柱状细胞结构受到严重破坏 :顶膜微绒毛零乱、脱线 ;线粒体肿胀 ,双层膜模糊不清 ,外室水肿 ,内嵴紊乱 ;内质网小池扩张 ,核糖体脱落。淀粉酶测定表明 ,中毒试虫的淀粉酶活性与正常虫相比 ,无显著变化。因此认为 ,川楝素主要作用于中肠细胞的质膜及内膜系统。对其消化酶———淀粉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
  • 郭天宇,许荣满
    2002, (01): 43-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98年 6月至 1999年 5月在北京东灵山地区的 3类生境中全年共采集到鼠类体外寄生虫 48种 ,3 85 9只 ,其中蚤类 16种 ,5 82只 ,蜱类 3种 ,416只 ,革螨 2 2种 ,10 81只 ,恙螨 7种 ,1780只。在森林中 ,鼠类体外寄生虫群落物种丰富度棕背最高 (2 1) ,大仓鼠最低 (2 ) ;多度表现为社鼠最高 (16 4) ,大仓鼠最低 (7)。在灌丛中 ,鼠类体外寄生虫群落物种丰富度黑线姬鼠最高 (2 4) ,大仓鼠最低 (10 ) ;多度表现为社鼠最高 (76 5 ) ,大仓鼠最低 (2 5 2 )。在农田中 ,鼠类体外寄生虫群落物种丰富度黑线姬鼠最高(2 2 ) ,大林姬鼠最低 (6 ) ;多度表现为大仓鼠最高 (6 2 8) ,大林姬鼠最低 (39)。一般来说 ,鼠类体外寄生虫群落物种丰富度 ,革螨和蚤类较高 ,恙螨和蜱类较低 ,多度 ,恙螨和革螨较高 ,蚤类和蜱类较低
  • 郭凤英,吴厚永,李承毅
    2002, (01): 50-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阎旭霞,陈家福,朱新朋,庄建安,蒋栖岗
    2002, (01): 59-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余品红,张庆军,张华勋,付在凤,汪远学
    2002, (01): 62-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