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0年, 第02期      刊出日期:2000-06-25
      

  • 全选
    |
  • 李爽,甘绍伯,彭瑞云,高亚兵,熊呈琦
    2000, (02): 4-8+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间接法原位 PCR在弓形虫感染病原学检测中的应用。以 RH株弓形虫速殖子感染小鼠后第 2、4、6天处死 ,取肝脏制备石蜡标本及冰冻切片标本 ,以间接法原位 PCR扩增并检测石蜡标本中的弓形虫 DN A,与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冰冻切片标本的结果比较。以间接原位 PCR方法检测 18例标本均得到阳性信号 ,病原体检出率为 10 0 % ,优于原位杂交法 ( 9/18)。间接法原位 PCR为弓形虫病的病理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 严笠,甘绍伯,齐志群,李爽
    2000, (02): 9-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对双氢青蒿素治疗小鼠急性弓形虫感染的疗效进行了进一步考察。小鼠腹腔内感染 RH株弓形虫速殖子 2× 1 0 3,8h后给予单独双氢青蒿素 75mg/kg· d和双氢青蒿素 75mg/kg· d联合磺胺嘧啶钠1 0 0 mg/kg· d灌喂小鼠治疗 ,每日 2次 ,疗程 1 5天 ,观察小鼠存活率 ,并于感染后第 9、 1 5、 3 1天取小鼠腹水及肝脏进行虫体 PCR检测。双氢青蒿素联合磺胺嘧啶钠组小鼠存活率达 93 % ,与单独磺胺嘧啶钠 ( 2 0 0mg/kg·d)组存活率 ( 69.3 % )及单独双氢青蒿素 ( 75mg/kg·d)组存活率 ( 0 % )都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P<0 .0 1 )。 PCR检测可见小鼠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除联合治疗组外 ,其余各组均可检测出虫体DNA,但只有对照组和单独双氢青蒿素组小鼠的肝脏中可检测出虫体 DNA。结论 ( 1 )双氢青蒿素联合磺胺嘧啶钠以上述方式治疗小鼠急性弓形虫感染产生了协同作用 ,比两药单独治疗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更好 ,能更快地清除腹腔中的弓形虫 ,并更有效地防止停药后的复发。( 2 )单独双氢青蒿素采用以上方案疗效不理想 ,只能延长小鼠存活时间。( 3 )以上各种治疗方案除单独双氢青蒿素组外 ,都可较好地清除小鼠肝脏中的虫体。( 4)本研究为双氢青蒿素临床治疗急性弓形虫感染提供了更具体、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
  • 秦泽荣,孔繁瑶,荒川皓
    2000, (02): 15-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兼性厌氧菌是鸡盲肠中共生微生物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盲肠中一些兼性厌氧微生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鸡在感染球虫后第 7、 1 0、 1 4天时盲肠中肠杆菌的数量显著升高 ( P<0 .0 5) ;消化链球菌的数量显著减少 ( P<0 .0 5) ;在球虫感染后的第 7天时 ,盲肠中链球菌数量呈显著下降 ( P<0 .0 5) ,而在第 1 0、 1 4天时则无明显变化
  • 胡俊杰,左仰贤
    2000, (02): 19-24+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昆明地区马肉孢子虫包囊的自然感染率为 78%。光镜下。包囊呈梭形 ,具有锥状和棍棒状的突起。透射电镜下突起内的微管在顶端松散排列 ,向下延伸集结成束 ,斜伸入基质层 ,有的和母细胞的膜相连。用含有包囊的马肉实验感染 2只犬、 2只猫 ,感染后犬粪中发现孢子囊和卵囊。潜伏期为 1 3~ 1 4天。剖检 ,2只犬的小肠固有层中均查到孢子囊和卵囊。猫粪中一直未检到孢子囊和卵囊 ,剖检亦未发现。表明马肉孢子虫的终末宿主是犬 ,不是猫。我们认为马体内的肉孢子虫仅有一种 ,鉴定为柏氏肉孢子虫 ( Sarcocystisbertrami)。本文是国内马肉孢子虫的首次报告
  • 李友松,程由注,林陈鑫,林金祥,姚丽君
    2000, (02): 25-28+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确定泡囊狸殖的独立性。观察福建建瓯市蟹体中发现的泡囊狸殖囊蚴和以之感染家猫获得的成虫。比较斯氏狸殖、泡囊狸殖囊蚴与成虫等形态、结构特征。建瓯市蟹体内泡囊狸殖感染率为 2 0 .51 % ( 2 4 / 1 1 7) ,以 1 2个囊蚴感染 1只家猫 ,68天后解剖 ,在肺脏检及 6只成虫 ,经比较 ,成虫同斯氏狸殖无明显差别 ,而囊蚴同斯氏狸殖囊蚴有显著差别。由于泡囊狸殖斯氏狸殖囊蚴差异明显 ,所以泡囊并殖具独立性
  • 叶向群
    2000, (02): 29-34+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叶巢外睾吸虫 ( Exorchis ovariolobularis)幼虫期人工感染图氏窄口螺 ( Stenothyratoucheana) ,在其体中发育的全过程。从实验螺获得的本吸虫成熟尾蚴 ,在实验室内经实验小鱼获得囊蚴。用囊蚴感染阴性鲶鱼 ( Parasilurusasotus) ,获得本吸虫的童虫和成虫。由此证明图氏窄口螺是本吸虫的适宜的贝类宿主。叶巢外睾吸虫是寄生在闽江下游的鲶鱼肠道 ,闽江两岸河畔有大量图氏窄口螺孳生栖息 ,但没有钉螺。已故唐仲璋教授早年在福州闽江已发现鲶鱼肠中的外睾吸虫成虫及在图氏窄口螺体中的本吸虫尾蚴 ,绘有草图 ,并推测该尾蚴可能是外睾吸虫的幼虫期。本文实验证实了他的推断。证明图氏窄口螺是福建闽江鲶鱼的叶巢外睾吸虫的天然贝类宿主。该地区本吸虫天然流行的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
  • 宋社吾,赵彤言,董言德,蒋书楠,陆宝麟
    2000, (02): 35-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 Wolbachia的 wsp基因特异引物 ,通过 PCR方法对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的 4个亚种的实验室种群以及 6个地理株种群进行了检测。结果都能扩增出 60 0 bp的特异性 DNA片段。表明 Wolbachia在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中的侵染较为普遍 ,提示其可能与复合组中蚊虫杂交的胞质不融合现象有关
  • 朱礼华,赵彤言,董言德,于虹,陆宝麟
    2000, (02): 38-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拟除虫菊酯抗性家蝇的 P4 50基因的特性 ,更好地研究其与抗性相关的机制 ,本研究根据在美洲地区的抗性家蝇品系 ( LPR)克隆的 P4 50基因 MDC YP6D1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 ,用 PCR方法从北京地区的家蝇中也扩增出 1条约 2 1 0 bp的特异性片段 ,片段长度与原序列对应片段相近 ,说明北京地区的家蝇 P4 50基因与 MDCYP6D1间有很大的同源性。H inf I酶切发现扩增产物上并没有相应的酶切位点 ,说明扩增产物与原序列 MDCYP6D1的相应部分不一样 ,提示这一用 PCR方法在北京地区的家蝇中扩增出的 P4 50基因片段有可能对应一新的 P4 50基因。 PCR-SSCP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在一级结构上有一定的多态性 ,这一现象可能与 P4 50基因在昆虫体内的复杂多样性有关
  • 高东旗,曹务春,赵秋敏,张习坦,方立群
    2000, (02): 42-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 ( HGE)的病原体的 1 6S r RNA基因序列的特异引物对采自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些蜱标本进行扩增 ,首次从内蒙古大兴安岭采集的全沟硬蜱、森林革蜱和嗜群血蜱 ,以及从新疆精河采集的全沟硬蜱和草原革蜱中扩增出该病原体的 1 6S r RNA基因片段。所测出的 967bp序列与美国 HGE株 ( Gen Bank U0 2 52 1 )的同源性为 1 0 0 %
  • 薄新文,汪明
    2000, (02): 48-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赵忠芳,孔繁瑶
    2000, (02): 54-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杨东升,张金桐
    2000, (02): 60-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克信,宋葆华,尹美珍,王焱
    2000, (02): 66-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