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8年, 第01期      刊出日期:1998-03-25
      

  • 全选
    |
  • 李雅杰,王凯慧
    1998, (01): 3-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羊、牛和人各自分离出的贾第虫株都具有一个大的膜蛋白。用生物素和放射性碘标记后,SDS-PAGE显示此膜蛋白分子量的大小,在不同种群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35S]半胱氨酸代谢标记及电泳分析表明每个克隆化虫株都有一个主要蛋白,此蛋白的大小与表面标记技术展示的表面蛋白相似。贾第虫株富含半胱氨酸表面蛋白(CRISPs)具有变异能力。虫株在连续体外克隆化培养几代后,在克隆化的群体中自发的出现了一些新的CRISPs,用抗O2-4A1虫株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血清对此虫株进行攻毒反应,结果发现在O2-4A1的培养液中,这一克隆却存活下来。对重新克隆存活下来的滋养体进行半胱氨酸代谢标记,发现大量新的变异子,而不同克隆的CRISP其分子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研究提示来自不同宿主的贾第虫株都存在着富含半胱氨酸表面蛋白(CRISP)。CRISPs的变异不仅限于从人分离的贾第虫株,而在各类贾第虫株之间是一种普遍现象。
  • 程彦斌,张永浩,余新炳,李哲
    1998, (01): 12-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PCR技术,对弓形虫B1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体外扩增,获得207bp的特异性核酸片段,并通过地高辛配基(Dig-11-dUTP)标记作为探针,通过斑点杂交试验检测弓形虫核酸。实验表明,该探针能与RH、SH1、ZS1、ZS2及GL1株弓形虫核酸特异性杂交,最低检测量为25pg纯化弓形虫核酸。在急性感染弓形虫的小鼠,该探针可于感染后第2天(24h后),从组织(肝、脾、及肾)中检测到弓形虫核酸,第3天(48h后)可从部分小鼠(1/5)外周血中检测到弓形虫核酸。表明该探针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实用的特点,可望用于弓形虫病的早期诊断,适用于基层及流行病学调查。
  • 张庆军
    1998, (01): 17-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荧光染色剂苯并硫羟基嘌呤(benzothiocarboxypurine,BCP)对疟原虫进行染色实验,同时用姬姆萨染色做对照。BCP染色后疟原虫厚血膜在400倍荧光显微镜下见,疟原虫各发育期及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呈特异性苹果绿色荧光;胞桨疟色素呈黄色;白细胞胞桨染成亮绿色。血膜中的异物不呈荧光色,易区别。储存120d后的厚血膜着色效果亦较好。BCP染色恶性疟与间日疟血片,敏感性为97.4%、91.2%,特异性为66.7%、50%,阳性预测值97.6%、88.6%阴性预测值50%与40%。认为BCP染色法是一种有使用价值的疟疾诊断新方法。
  • 王敏,徐之杰,孙树汉,郭瀛军,王俊霞
    1998, (01): 2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猪囊尾蚴四个阳性克隆:28KDa、18KDa、14KDa、34KDa以等比联合使用,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出多克隆β-半乳糖苷酶—猪囊尾蚴重组基因融合蛋白(FP)抗原,以简化—Westernblot(SWB)法检测不同病程及不同类型囊虫病,并与粗制抗原(CA)进行的ELISA、IHA法相对比。结果显示:用多克隆FP—SWB可提高检出率,且识别抗体更灵敏,阳性率>80%,囊虫病人血清循环抗体至少3年中仍有相当高的检出率(>60%)。
  • 李富荣,付宣英
    1998, (01): 26-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阿苯达唑治疗的62例单纯型和多子囊型肝包虫病人,用B超诊断仪进行动态声像图分析,时间为1.0—3.5年,观察囊径、囊年增长率,声像图变化规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发现单纯型囊肿疗效好于多子囊型,而且囊径大小与疗效关系密切,囊径在59mm以下与60mm以上者治愈率差别显著(P<0.05),以59mm以下疗效较好,治愈率达58%。经阿苯达唑治疗的囊肿由正常增长率15.4%变为负增长(-9.4%),表明药物可显著抑制包虫的增殖增长,而且声像图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这些特征为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了一定依据。
  • 邹樟,程道新,徐大为,黄婕
    1998, (01): 31-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北方,白纹伊蚊叮咬的人群皮肤反应显然较淡色库蚊叮咬反应强烈,尤其是儿童反应更为严重。为了解其原因本研究进行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的体液、唾液腺的蛋白分析及免疫抗体交叉反应的比较。经过SDS-PAGE的分析,雄性白纹伊蚊体液有20条蛋白带,分子量由14.5-119kDa;雌性伊蚊有22条带,分子量14.5-119kDa,共同抗原19条带。雄性库蚊有20条带,雌性有25条带,比雄性多5条,分子量皆由15~119kDa。唾液腺:伊蚊有12条带,分子量从21-118kDa;库蚊有15条带,分子量为15-118kDa,有6条带分子量相同。两种不同蚊虫分别以50只蚊叮咬小鼠后,取小鼠血清分别与库蚊、伊蚊唾液腺抗原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伊蚊抗原与抗体反应滴度为140,库蚊抗原与抗体反应滴度为180,伊蚊抗体与库蚊抗原有交叉反应,滴度120,库蚊叮咬小鼠的抗体与伊蚊抗原反应为140。
  • 李凤舞,叶炳辉,钟维列
    1998, (01): 37-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用0.697nmol/L和1.393nmol/L顺式氯氰菊酯处理嗜人按蚊、斯氏按蚊和白纹伊蚊3龄幼虫,待生长至4龄,测定其脱氧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蚊幼虫三种酶活力均有显著变化,表明顺式氯氰菊酯对蚊幼虫的这三种酶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 赵彤言,董言德,朱礼华,陆宝麟
    1998, (01): 43-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了在实验室内骚扰库蚊北京株与淡色库蚊北京株、尖音库蚊乌鲁木齐株和致倦库蚊广州株笼内自然杂交的结果。研究发现骚扰库蚊雌蚊与淡色库蚊及尖音库蚊雄蚊杂交可以产生具有能育性的杂种后代;骚扰库蚊雄蚊与淡色库蚊及尖音库蚊雌蚊杂交可以产卵,但是卵的孵化率很低;骚扰库蚊与致倦库蚊杂交可以产卵,但是卵不孵化。
  • 程景侠,朱礼华,赵彤言,董言德,于虹
    1998, (01): 47-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离体酯酶测定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家蝇二氯苯醚菊酯抗性品系(下称Pm-R)和敏感品系(下称SS)的非专一性酯酶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Pm-R非专一性酯酶活性比SS略有升高,仅1.52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发现二者酯酶带型不一样,各组份所占比例也不同。由此可以推断:在用二氯苯醚菊酯选育的家蝇抗性品系中,抗性的增长与非专一性酯酶活性变化关系不大,而可能与其组成结构的改变有关。
  • 叶瑞玉,张自建,热孜万,张金桐,于心
    1998, (01): 51-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近代新蚤东方亚种(NeopsylapleskeiorientalisIofetArgyropulo,1934)和曲棘新蚤(N.teraturaRothschild,1913)的杂交结果。试验设正交、反交和子代自交三种组合。以平皿湿滤纸法培育出裸踊,在蛹期即将雌雄分开以获得单性成虫,保证了亲代在用于杂交前同种蚤两性间无交配。以雄性第9腹板后臂鬃的形态,第8腹板形状和鬃序以及可动突形状作为判定杂交后代归属的形态学特征。结果正交和反交组都产生了F1和F2代。F1多呈中间型,F2在正交中趋于N.t.型,在反交中则趋于N.p.型。上述结果表明两亲本蚤杂交可育,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因而并非两个不同的蚤种。但从杂交过程中发现,产生F2代所需时间较长且数量较少,说明二者之间已有相当程度的分化。
  • 颜江柱,刘国章
    1998, (01): 56-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医学原虫细胞骨架的研究进展颜江柱刘国章(第一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510515)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由蛋白质成分组成的网架结构,包括微管、微丝、中等纤维和微梁网格。遍布于真核细胞中的骨架系统不仅是细胞的支撑结构,决定了细胞的形状,赋予其强度,而且在...
  • 许荣满,郭天宇
    1998, (01): 59-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莱姆病媒介和宿主动物研究进展许荣满郭天宇(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100071)自1982年美国Burgdorfer报告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后,这种自然疫源性虫媒传染病媒介和宿主动物的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搞得最清楚的是北美,其次是欧洲和...
  • 王玉玲,吕志杰,曹刚,马志红,赵秀坤
    1998, (01): 64-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克螨护肤灵对人体蠕形螨药敏实验研究王玉玲吕志杰曹刚马志红赵秀坤(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石家庄050091)人体蠕形螨的致病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的研究证实,酒糟鼻与人体感染毛囊蠕形螨(DemodexfoliculorumSimon,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