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7年, 第01期      刊出日期:1997-03-25
      

  • 全选
    |
  • 高兴政
    1997, (01): 3-4+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鸡疟原虫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圆锥体、致密内膜和膜下微管均没立即消失。随着虫体发育,滋养体逐渐增大,形状不规则,由单层表膜包绕,虫体一侧有胞口,胞口直径与食物泡大小并非有关,食物泡形状各异,其内有结晶状疟色素,细胞质内具有一个大的有嵴线粒体和球形体。细胞核分裂从细胞核变长开始,核膜两极出现染色体团块,两极之间形成纺锤体,核分裂时虫体内细胞器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线粒体断裂成多个,裂殖体多处表膜形成致密内膜和膜下微管,内膜覆盖区向含虫空泡凸出形成裂殖子芽,棒状体、细胞核、线粒体和球形体相继进入裂殖子芽中,最终形成多个裂殖子。裂殖子由表膜复合物包绕,顶端呈截状圆锥形突起,有极环,虫体内有棒状体、细胞核、线粒体和球状体等结构。
  • 李传明,石佑恩
    1997, (01): 8-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分离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根据菲律宾株26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扩增出26kDa的编码区基因,并克隆到pBluescript质粒。初步酶切鉴定后,从两端对插入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与菲律宾株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99.8%,仅第582位碱基不同,菲律宾株为A,而大陆株为G。比较从cDNA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两者100%相同。测序结果也与曼氏血吸虫进行了比较。
  • 陈佩惠,郭建勋,王秀琴,马云祥,王兴翠
    1997, (01): 14-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10例囊虫病患者,在阿苯哒唑治疗前后从其皮下摘取囊虫进行组织化学研究。在光镜下作半定量观察。结果表明,糖元含量和三磷酸腺苷酶(Mg-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HD)的活性反应,用药组均下降;乳酸脱氢酶(LHD)的活性用药组高于对照组;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二者无明显差异。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对糖原和三磷酸腺苷酶作定量测定,其结果与上述相同。提示阿苯哒唑可影响猪囊尾蚴的糖原吸收和能量代谢。
  • 刘湘萍,徐旭东,孔任秋,闫歌
    1997, (01): 19-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球形芽孢杆菌两毒蛋白基因分别克隆并分别在大肠杆菌及鱼腥藻中表达,经对淡色库蚊幼虫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只表达一种毒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或鱼腥藻对蚊幼虫无毒效,而将分别表达这两种基因的大肠杆菌或鱼腥藻等浓度混合使用时则表现出高的杀蚊活性,从而证明球形芽孢杆菌两毒蛋白基因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其杀蚊活性与同细胞表达两种毒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或鱼腥藻相比,结果相似,无明显差异。
  • 谢明权,张肖正,谢宏料,王志亮
    1997, (01): 25-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不同方法制备牛巴贝斯虫C51A探针DNA和光敏生物素标记的效果,建立ECORI酶切纯化的C51A探针制备技术。该探针除具备重组质量DNA探针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外,杂交效果更规律清晰。开始应用到流行地区奶牛血样检测。
  • 武文杰
    1997, (01): 29-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苏黎世和巴塞尔两个地理区域来源的熊蜂宿主(Bombusterrestris)中分离了47个熊蜂短膜虫克隆。利用GPI、MDH、ME、6PGD和PGM五种等位基因酶电泳对这47个熊蜂短膜虫克隆的检测结果发现,熊蜂短膜虫克隆间缺乏理论基因型,说明熊蜂短膜虫的自然群体存在着克隆结构。两个地理群体的熊蜂短膜虫的克隆结构也具差别。根据等位基因酶推测熊蜂短膜虫的染色体为双倍体。利用脉冲场梯度凝胶电泳,清楚地分离了熊蜂短膜虫的九条染色体规模DNA带,其长度在不同地理群体的熊蜂短膜虫间都明显具有差别。实验证明,熊蜂短膜虫是由于地理区域宿主的隔离从古老的群体长期进化而来。
  • 余品红,张华勋,明桂珍,石江,徐博钊
    1997, (01): 35-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成蚊药帐接触法和击倒试验法,对湖北省溴氰菊酯浸帐灭蚊实施六年后媒介按蚊对药物是否产生抗药性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显示:1、媒介按蚊接触15mg/m2溴氰菊酯药帐3min的死亡率均>90%,其敏感性没有显著下降,尚未产生抗性。说明接触小剂量溴氰菊酯,媒介按蚊产生抗药性的速度是较为缓慢的。2、农业上使用拟除虫菊酯较多的仙桃市,媒介按蚊接触浸药帐纱的KT50与农业上使用拟除虫菊酯较少的恩施市有非常显著的差异(t=26.67,P<0.01),与浸帐地区有显著差异(F=3.68,P<0.05)。表明农业上日益广泛地使用拟除虫菊酯可能导致媒介按蚊产生抗药性。
  • 张洪杰,张金桐,吴厚永
    1997, (01): 41-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导了淡色库蚊(Culexpinienspalens)和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在我们研制的一种新的人工膜喂血装置上的吸血与繁殖结果。新装置采用Parafilm膜和4℃下贮存的猪血,数字控温系统控制血温。通过两种蚊虫经人工膜装置与小白鼠喂血的吸血与繁殖的比较表明:1.蚊虫密度在每笼250只雌蚊以下时,两种蚊虫经膜与小白鼠喂血的吸血率无显著性差别。淡色库蚊密度在300~400雌蚊/笼时,经膜的吸血率明显高于小白鼠喂血。2.两种蚊虫经膜的吸血量均低于用小白鼠喂血,经膜第一次喂血后的产卵量及卵的孵化率与用小白鼠喂血无明显差别。
  • 郭天宇,吴厚永,许荣满,王达林,严格
    1997, (01): 47-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于1992-1994年先后在藏南的亚东、错那和隆子三县采集蚤类标本共1806只,隶属于4科,22属,45种(亚种)。所获蚤类标本,东洋界种类占27%,古北界种类占71%,其余为广布种。根据蚤类及其宿主动物的分布特点,结合该地区的自然条件,以海拔3000m等高线为界,将该地区分为两部分,海拔3000m以下地区基本上属于东洋界,3000m以上地区基本上属于古北界。
  • 刘志刚,叶炳辉,王华,张更荣
    1997, (01): 54-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选用微量组胺测定技术,对中华硬蜱(Ixodessinensis)雌性成虫叮咬初次和再次感染宿主(家兔)血液和局部皮肤组织中组胺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硬蜱初次叮咬家兔后吸血量233.78±40.53mg,宿主血液和局部组织中组胺含量第5天达高峰,分别为405.44±120.29ng/ml和362.34±84.72ng/g,而中华硬蜱再次叮咬感染组家兔吸血量为96.42±36.28mg,宿主血液和局部组织中组胺迅速升高,24小时达高峰,分别为642.43±146.47ng/ml和1152.53±203.96ng/g,与初次叮咬组胺含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组胺与宿主产生对蜱感染的获得性抵抗力有关。
  • 李海云
    1997, (01): 60-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试验用作氯喹抗性调节剂的十一类化合物(药物)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指出氯喹抗性调节剂的研究意义及进一步研究的困难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