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6年, 第03期      刊出日期:1996-09-25
      

  • 全选
    |
  • 方军,管惟滨,戚丽君,孙树汉
    1996, (03): 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蛋白-1(MSA1),又称P195,与人红细胞具有结合作用,这种结合是裂殖子识别红细胞的基础。为了确定P195蛋白与识别有关的位点,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分8段表达了MAD20株恶性疟原虫的P195蛋白。各段蛋白用镍亲和层析柱分离,然后复性。在体外培养疟原虫至成熟裂殖体期,将各段蛋白分别加入到培养基上清中,继续培养24小时,检查红细胞感染率,通过感染率了解各段蛋白对裂殖子入侵红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P195蛋白中氨基酸序列为384-595的一段蛋白(M6),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入侵人红细胞,且M6对疟原虫生长无细胞毒性作用。这表明M6可能含红细胞结合位点,该位点与裂殖子竞争性结合红细胞,而使感染率下降
  • 诸欣平,Georges Snounou,Wiliam Jarra@Sodsri Thaithong3&K.NeilBrown
    1996, (03): 9-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3对针对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2(MSP2)基因特异的引物,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MSP2基因的中间多态区目的基因,并应用于泰国Borai疟区恶性疟患者血标本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感染的恶性疟原虫株群中,MSP2基因存在着多态性。在152份恶性疟感染血样中,发现17种不同的MSP2等位基因。其中12种属于Indochina(IC)等位基因家族,5种属于FC27等位基因家族。IC等位基因型较为常见。在9个月的流行季节,IC和FC27等位基因型的频率保持相对稳定。较高程度的两种等位基因型混合感染的现象也被发现。因此提示,套式PCR方法不仅提高了疟疾诊断水平,更重要的是,为疟疾的流行病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 陈美
    1996, (03): 14-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应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lanceatum(Rudolphi,1803)]及枝双腔吸虫[Dicrocoeliumdendriticum(Rudolphi,1819)]尾蚴粘液腺的结构及其组织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两种双腔吸虫尾蚴粘液腺细胞内含有粘蛋白、碱性蛋白质及多糖物质,但枝双腔吸虫的含量分别比矛形双腔吸虫更丰富。而且矛形双腔吸虫尾蚴粘液腺物质由微细稀疏的颗粒组成,如同网状分布;枝双腔吸虫尾蚴粘液腺物质由粗大密集的颗粒组成。对尾蚴体内其它器官的组织化学成分也进行了观察
  • 薛燕萍,胡永秀2田小军,黄敏君
    1996, (03): 20-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调查了日本血吸虫感染的BALB/C小鼠脾细胞的IFN-γ和IL-4mRNA转录。于感染后0,3,5,8,10和12周摘取小鼠脾脏,将脾细胞置于含SEA或ConA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提取脾细胞总RNA,通过逆转录后cDNA的扩增,分析IFN-γ和IL-4的mRNA水平。RNA模板同时进行β-actin的逆转录和扩增,扩增产物被用作IFN-γ和IL-4扩增的标准对照。在SEA或ConA诱导的未感染或感染3周小鼠脾细胞未检测到IFN-γ和IL-4mRNA逆转录PCR产物,感染5周和8周的小鼠脾细胞则可以观察到IFN-γ和IL-4mRNA的表达。与感染5周时相比,SEA刺激的感染8周小鼠脾细胞的IL-4mRNA转录显著增强。然而,在感染10周和12周小鼠,无论ConA或SEA都不能诱导IFN-γ或IL-4mRNA转录,显示这两种淋巴因子表达受到抑制。结果表明,SEA诱导的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细胞IFN-γ和IL-4基因转录存在着调节,这种调节可能与感染从急性期到慢性期的对血吸虫虫卵抗原的全身性免疫反应包括对肉芽肿形成的调控有关。
  • 邵萍,卞英华,陈佩惠,王民
    1996, (03): 28-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已孵化的猪囊虫,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的阿苯哒唑(50μg/ml和100μg/ml)的培养基中72h和96h,TEM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虫体头节皮层变薄或破溃,微毛变短或缺失,肌束扭曲、肿胀并有局灶性溶解,核固体胞浆出现空泡,实质层中出现大量空泡及变性的结构。结果表明,该药在体外条件下,可使孵化猪囊虫超微结构发生病变。
  • 邱雄东,刘玉先,王成洲,隋慧,张瑞芬
    1996, (03): 34-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透明胶带法观察蠕形螨在人体面部的寄生、逸出及其在体外的存活能力。结果表明:毛囊蠕形螨(Demod-exfoliculorum,D.f.)主要以颚体朝向毛囊底部寄生,且常常有多条群居现象,而皮脂蠕形螨,(Demodexbrevis,D.b.)一般为单条独居生活。两种人体蠕形螨昼夜均可主动爬出毛囊口出现在皮肤表面,D.f.以白天1000~1800为逸出高峰;D.b.则以夜间2200~200逸出最多。此外,蠕形螨在体外有较强的活动力和存活力。透明胶带法在人体蠕形螨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学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芦晓黎,陈世明,赵彤言,薛瑞德
    1996, (03): 38-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选择10μg/ml、20μg/ml、40μg/ml浓度的溴氰菊酯处理白纹伊蚊C6/36细胞,以MMC作为阳性对照物,观察溴氰菊酯处理24h后对C6/36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三个浓度的溴氰菊酯对C6/36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溴氰菊酯浓度在40μg/ml时可诱导C6/36细胞SCE频率轻度增高(P>0.05),而溴氰菊酯浓度在10μg/ml、20μg/ml时,对C6/36细胞SCE频率没有诱导作用。表明溴氰菊酯对C6/36细胞的遗传学效应较弱
  • 乔中东,李国锦,赵瑞君,殷国荣,尹镭
    1996, (03): 43-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用IEF/SDS-PAGE对家蝇的溴氰菊酯处理株和对照株及敏感株进行了分析。经过12代的筛选,处理株的LD50是对照株的17.5倍,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三株的成虫未见明显差异,而敏感株的蛹期则缺乏在处理株和对照株中均出现的两条蛋白条带。进一步对成虫的双向电泳结果显示,处理株中至少有三个多肽点在对照中未出现,这些点很可能就是由抗药性基因被诱导产生的抗性蛋白质。而在对照株中出现的一些点却在处理株中缺如
  • 李毅平,姜在阶
    1996, (03): 50-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长角血蜱饱血后3d雌虫,点滴不同剂量的早熟素Ⅱ(P-Ⅱ),研究其对蜱生殖的影响。发现5μg/蜱剂量对产卵力和所产出的卵的孵化率无明显的影响20、100和250μg/蜱则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01);同时研究了激素对P-Ⅱ(20μg/蜱)生殖抑制的影响,发现50μg/蜱JH类似物(JHA)——法尼醇能解除P-Ⅱ生殖的抑制作用;50μg/蜱法尼醇与20μg/蜱20-羟基蜕皮酮(20-E)组合次之,20-E单独处理则无解除作用
  • 郭宪国,叶炳辉,顾以铭,陈渊民
    1996, (03): 55-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云南西部室内及室外农耕地生境25种、2536只小型哺乳动物(小兽)所组成的混杂样本所对应的体表革螨群落为依据,推导、建立了适于特定生境区域多种小兽(混杂样本)体表革螨群落总物种数估测的数学模型:St=Sb+NbS′eNa+Nb(SbNb-SaNa)式中,St为待测的多种小兽(混杂样本)体表革螨群落的总物种数;Na、Sa和S′e分别为混杂样本中数量最多的小兽宿主数、其体表实际所获革螨种数以及在抽样过程中漏掉的种数;Nb、Sb分别为多种小兽所组成的混杂样本的样本总数及其体表实际所获的革螨种数。以此模型估测出云南西部室内及室外农耕地生境小兽体表革螨群落总物种数约为79种
  • 薛瑞德,ArshadAli,赵彤言
    1996, (03): 60-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92年冬季和1993年春季针对美国中佛罗里达地区两个浅水湖中骚扰性摇蚊幼虫和其它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表明:摇蚊幼虫占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的48%,莹蚊科占21%,水生蠕虫占31%。上述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垂直分布情况是:1m以内水深处为3733个/m2底面积,1.1—1.9m深处为5538个/m2,2—3m深处为9181个/m2。11月至3月密度最低,10、4月份密度较高。摇蚊幼虫与其它无脊椎动物冬春季密度变化与湖中水深、水温、含氧量等因素变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