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4年, 第02期      刊出日期:1994-06-25
      

  • 全选
    |
  • 李慧珠,王风芸,吴春容
    1994, (02):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鸡疟原虫动合子在白纹伊蚁中肠上皮细胞的迁移途径。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疟原虫动合子位于蚊中肠两个上皮细胞的胞间隙中,说明在固定标本时,这些动合子正向上皮细胞的胞间隙中迁移。虫体呈长圆柱形,前部稍细,后部纯圆,其中有些虫体尚未达到基底膜,有的虫体其顶端紧密接触基底膜,并把基底膜顶出。虫体后端显见位于胞间隙之中。有的动合子穿过中肠,定位于基底膜,从动合子分化为早期卵囊。少数动合子发现在中肠上皮细胞的胞浆中。超微结构观察,动合子结构完整,可清晰见到细胞核、膜下微管、棒状体、微线体和线粒体等。以上观察证明了鸡疟原虫动合子穿透白纹伊蚊中肠上皮细胞存在着细胞间隙和细胞内两种迁移途径。本文对迁移途径及其机制进行了讨论。
  • 陈观今,罗超权,韦相才,郑焕钦
    1994, (02): 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运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鉴别弓形虫株,获得较满意结果。实验根据M13噬菌体已知部分核酸序列,自行设计并合成了3条引物,在一定条件下扩增RH,ZS1、ZS2、SH-1等4株弓形虫基因组DNA,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带。扩增带型显示4株受检的弓形虫株具有株间差异。
  • 韦相才,陈观今,罗超权,郑焕钦
    1994, (02): 1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克隆的RH株弓形虫核酸TGR4片段,设计并合成了一对长度为20bp的寡核苷酸引物,扩增靶序列长度为778bp,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弓形虫核酸的特异敏感方法。检测7株弓形虫株及临床疑似弓形虫病患者样本,均出现特异扩增带,而其它8种病原体以及正常人及动物的DNA均未见特异扩增带。扩增产物用地高辛素标记作探针,与以上出现特异扩增带的DNA模板能斑点杂交,而与无扩增带的其余模板DNA无斑点杂交。结果显示,该引物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及特异性。在含105个人白细胞中,可检测到2个弓形虫DNA或1pgDNA。并通过人工感染弓形虫鼠血样品的检测表明,所建立的聚合酶链反应体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早期检出弓形虫感染样品,在弓形虫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杨惠珍,张建华,姚诗凯,钱宗立,徐克继
    1994, (02): 16-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有机质谱法(GC/MS)对弓形虫不同分离株,虫体表膜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膜含有6种主要脂肪酸,范围在C14-C18之间,分别为肉豆寇酸、棕榈油酸、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而油酸和软脂酸约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0%(52-84%)。本室自畸胎儿分离获得的SH多个虫株的脂肪酸含量及组分与国际标准人源RH株相一致,而SH4,SH(10)与PP株,RT株相似,与平行观察的人和哺乳动物细胞膜的脂肪酸在含量与组分上均有明显差异,为鉴定分离的弓形虫株提供了实验依据。
  • 林炜
    1994, (02): 22-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了采用BglⅡ,EcoRⅠ,EcoRⅤ,HindⅢ,PstⅠ,PvuⅡ,SalⅠ七种识别六对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对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线粒体DNA进行酶切分析的结果。发现EcoRⅠ,EcoRⅤ和BglⅡ在该线粒体DNA上分别有2,3和4个酶切位点,而HindⅢ、PstⅠ.PvuⅡ和SalⅠ则不能切割该线粒体DNA。根据该线粒体的DNA的单酶,双酶完全酶解及单酶部分酶解所产生片段的分子量和片段数量,建立了布氏姜片吸虫线粒体DNA的限制性酶切物理图谱。
  • 景涛
    1994, (02): 27-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抗包虫囊液抗原(EgCFAg)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技术中,采用改进的一次基础免疫法免疫淋巴细胞供体小鼠后肢跖部,9d后剖取后肢引流淋巴结用于细胞融合。与常规体内免疫法相比,该法所需抗原少,免疫周期短,融合后抗体分泌细胞株多,抗体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来源困难的抗原免疫,是McAb融合技术中淋巴细胞供体免疫较好的方法之一。
  • 范岳荣,李玉兰,倪忠耘,叶炳辉,朱昌亮
    1994, (02): 30-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糖、脂、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IEF区带在嗜人按蚊分别为17、8、29和18条;中华按蚊16、8、30和20条。两者绝大部分区带分布在pH5-8范围,尤以pH5-6区域主带为多。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分别显示多肽斑点266和268个,其大多数为小分子量的酸性蛋白,两者差异斑点分别为74和76个,平均差异27.5%。
  • 潘波,李祖资,吴旭光,张满成,李明馨
    1994, (02): 34-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棉纱蚊帐浸泡二氯苯醚菊酯500mgai/m2在实验小屋试验,浸帐后1年内对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的平均毒杀死亡率分别为78.9%和80.2%,吸血率为0.27%和0.23%,在蚊帐穿孔条件下,即蚊帐每个穿孔的面积为10×10cm,所有孔的面积之和占蚊帐面积的5%,浸帐后7个月内对中华接蚊和三带喙库蚊的平均死亡率为84.5%和94.5%,且可降低吸血率,中华按蚊为44.9%,三带喙库蚊为66.9%。同时发现二氯苯醚菊酯浸帐有明显阻止蚊虫飞入屋内的现象,阻止入屋率,中华按蚊77.4%,三带喙库蚊76.7%;而以溴氰菊酯25mgai/m2浸帐作比较则无此现象。研究结果证明,二氯苯醚菊酯浸泡蚊帐具有毒杀、接触兴奋驱避和降低吸血率及阻止蚊虫入屋的作用。
  • 周承,温廷桓
    1994, (02): 42-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摇蚊(Chironomid midge)已被许多国家证实为与变态反应疾病有关的重要变应原。近年来无锡太湖水体严重污染,晚秋出现摇蚊成虫大发生,以优势种太湖德永摇蚊(Tokunagayusurika taihuensis Wen et al.,1949)成虫浸液(Tok.t.)对无锡太湖湖滨区138名哮喘患者和144名正常人群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44.2%的哮喘患者和15.2%的正常人出现阳性,两组人群的阳性率具显著差别(P<0.0001),对性别和年龄分布的统计学检验表明,摇蚊皮试反应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哮喘患者中,20~39岁年龄组的皮试反应性明显高于未满20岁年龄组(P<0.05)。采用配对调查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检测过敏性哮喘患者SPT阳性者和阴性者各20例以及20名正常人的Tok.t.特异性IgE,表明SPT阳性哮喘患者的Tok.t.特异性IgE明显高于阴性者,也高于正常人SPT阴性者。RAST与SPT反应符合率达75%,两者具有意义的相关(P<0.005)。上述调查证实在我国也存在摇蚊过敏的变态反应疾病,太湖德永摇蚊可能是太湖沿岸重要的变应原之一,与特异性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
  • 倪宏,黎家灿,陈添胜
    1994, (02): 48-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实验感染的恙螨体内立克次体的动态变化,通过人工腹腔接种而感染的恙螨成虫,恙虫病立克次体至少能在其体内生存360天和经卵传递4代;通过未食幼虫叮咬病小鼠而感染的恙螨,经饱蚴、若蛹、若虫、成蛹和成虫阶段,恙虫病立克次体检测均呈阳性,至少能在成虫期体内生存270天和经卵传递1代。
  • 黄赤,姜在阶
    1994, (02): 54-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饥饿及饱血银盾革蜱雌虫脂肪体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饱血时,其脂肪体体积显著增大,约为饥饿时的8-10倍。随着交配及饱血,脂肪体营养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交配前细胞内仅有少量分散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糖原颗粒很少。交配、饱血后,细胞内含有大量平行的粗面内质网,且其小池逐渐膨大。脱落至产卵前,细胞呈现出蛋白质合成活跃状态,产卵末期,细胞逐渐趋于衰老死亡。SDS-PAGE结果表明:饱血并未使雄虫可溶性蛋白发生明显变化。雌虫在饥饿及交配前,也未出现明显的蛋白质合成增加。交配后,蛋白带大大增加,其中分子量为67kD,55kD,50kD的三种蛋白在各个时期变化显著。
  • 张金桐
    1994, (02): 61-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影响蚊虫产卵行为的化学因素张金桐(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100071)一、昆虫产卵行为研究简况人们在研究中发现,许多昆虫在其生殖行为中都有一种聚集产卵的习性。即一旦有一个雌虫在某处产了卵,其它怀卵的雌虫也纷纷来到此处产卵。有些种类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