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65年, 第3期      刊出日期:1965-08-25
      
  • 全选
    |
  • 王敦清, 翁士珍, 黄育默, 于恩庶
    1965, (3): 213-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里恙螨(Trombicula deliensis Walch,1922)是东南亚地区恙虫病的主要媒介之一。我国南方各省也证明它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福建地区的地里恙螨有两种型,并指出了它们在形态上,生活史及对药物抵抗力的差异(于恩庶等,1959a)。其后又对这两型地里恙子代的形态,生活史中各虫期所需的时间和地理分布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王敦清,1962;王敦清等,1965)。
  • 徐秉锟
    1965, (3): 218-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里红恙螨(Trombicula akamushi var.deliensis)是我国华南地区最主要的恙虫病媒介。在恙虫病疫区这种恙螨种拿数量的动态常常和恙虫病的流行密切相关着。种群数量生态研究牵涉的范围很广,因素复杂,必须根据大量的数据才能看出一点头绪。本文是根据多年来野外工作和实验室内的试验结果初步整理出来的。
  • 王敦清, 翁士珍, 陈天葆
    1965, (3): 229-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于恩庶等(1959)曾观察了甲乙两型地里恙螨的生活史,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证明甲型的生活力和繁殖力较强,从幼虫培育至成虫所需时间也较乙型为短,同时孵出率高,成虫产卵数多,幼虫孵出率也较高。但未能详细记载甲乙两型各虫期变态发育具体时间,特别是寄生期和非寄生期两者的差异。
  • 徐秉锟, 黎家灿, 陈心陶
    1965, (3): 235-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杀虫药杀灭恙虫,在世界各地进行了不少工作。一般认为丙体666的效果比较好。我们采用国产的甲基敌百虫及乙基敌百虫,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试验这种杀虫药对地里红恙虫(Trombicula akamushi deliensis Walch,1922)的毒效。这一种恙虫是中国南部地区最主要的恙虫病的媒介(徐秉锟等,1959;陈心陶、徐秉锟,1959,1962)。
  • 温廷桓
    1965, (3): 241-2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恙螨幼虫的颚体对于它的传病机制有密切关系,虽然涉及其形态的文献已经很多,但是有许多互不一致之处,例如André(1929)作过较清楚的描述,可是近年来Wharton et al.(1951),Wharton &.Fuller(1952),Womersley(1952),Fuller(1952)、陈心陶和徐秉锟(1955)、IIлyrep(1955)、佐佐学(1956)、Gould(1956)、Farrell(1956)等的著作,都各略有不同。在内部解剖方面,Jones(1950)作了报导,小畑义男(1954)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但亦有很多不一致的。这些不一致全属于基本结构方面的问题,都非种别上的差异,因此说明恙螨颚体的形态和解剖还未全部解决。
  • 曹维霁, 钟惠澜
    1965, (3): 252-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几年以来,我们曾数次对四川省的肺吸虫和肺吸虫病进行了有关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当地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肺吸虫。一部分结果已经总结介绍(Chung,H.L.&Ts'ao,W.C.,1962;钟惠澜,曹维霁,1962;钟惠澜,曹维霁,1963;曹维霁等,1963;Chung,H.L.et al.,1963;钟惠澜等,1963;钟惠澜等,1964)。在以后的观察中,又发现在四川彭县锯齿石蟹的体内还存在着另一种并殖吸虫囊蚴。根据囊蚴、脱囊后尾蚴以及童虫的形态特点,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未经描述和报告过的种类,定名为白水河并殖吸虫(Paragonimus paishuihoensis)。本文报告其有关的初步观察结果。
  • 陈心陶, 何灌田
    1965, (3): 257-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详述三平正并殖成虫及囊蚴的详细形态。成虫的描述是根据122、136、151及172天日龄的染色标本,而囊蚴的描述主要是以观察新鲜标本为主。
    本虫的特点在于体形、体棘排列、卵巢结构、睾丸形态及位置和排泄囊特点和虫卵特征等,其中尤以排泄系统、睾丸及体棘等的特征最为突出。
    排泄系统的排泄囊只到达腹吸盘为止,这个特征是在并殖科下建立正并殖亚科的根据,后尾蚴的焰细胞共有72个。
    睾丸略作星形,分叶比较整齐,主要位于肠支的腹方,但可向肠支的内、外侧伸展,它们多在卵巢后方,但可以很接近,或相毗连,或部分相重迭,偶然也有平行的。
    体棘以分簇排列为主,在两个吸盘之间棘群的排列较为整齐,在腹吸盘后常呈不规则或甚至混乱状态,这在两个睾丸之间和睾丸后的部位尤其明显,棘群中的体棘可以紧靠在起,或有些距离,形成比较稀疏的排列。到了体后半时,棘群中各棘的距离更为明显,造成各棘似分散排列的状况,下面公式可以表示本种体棘排列的特征:"
  • 龙祖培, 沈一平
    1965, (3): 265-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在广州市郊的椎实螺——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s所查见的一种"lophocercous"型的尾蚴,经实验感染卿鱼和金鱼后获得一种血居吸虫,山村血居吸虫新种Sanguinicola shantsuensis sp.nov.
    成虫虫体颇小,平均体长0.4318毫米,宽0.0798毫米,体表无棘或角质刺,口在前端,食道细长,肠管分四叶盲囊,位于体前2/5水平,睾丸通常7-8对,卵巢位于后1/4水平,卵黄管单管,卵模大,呈三角形,卵模后缘与虫体末端距离为虫体长的1/12.5。
    虫卵见于鳃内,呈三角形,中部突出颇显着,卵无色,卵壳薄,卵胚尚未发育为毛蚴。
    尾蚴无眼点、无肠,体背部和尾叉具鳍,体前部为小鼻状前器,前器前端有雏状突对,体背鳍长而高,穿刺腺二羣共六对,排泄囊单室,尾干无棘无纤毛,尾干排泄管单管,在末端分二支入尾叉。
    就血居吸虫对淡水鱼的危害作了讨论。鱼的死亡除因虫卵堆集鱼鳃毛蚴孵出时失血致死的外,依据实验所见,推测大量尾蚴侵袭和幼虫在鳃血管聚集,妨碍血液循环影响鱼的呼吸,可能也是鱼致命的原因。由于血居吸虫对淡水鱼有一定的危害,有时甚而引起大量鱼死亡,值得养鱼事业注意。
    对我国所发现的四种血居吸虫的成虫主要形态特征作了比较。
  • 蔡鸿岐
    1965, (3): 274-2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钩头动物是专营寄生生活的蠕虫,迄今发现的种类已达90属547种(Golvan,1958-1962),宿主遍及脊椎动物的每个纲,其中以鱼类和鸟类较为多见。我国鱼类钩头虫的调查研究尚少,据文献记载,Van Cleave(1928)在北京、武昌、长沙、绍县连同Harada(1938)在台湾共会报告5种,近来汪氏(1963)从福州淡水鱼体内又检获11种,共计16种。作者于1957年从安徽一例患者的臀部肿块溃疡内检获钩头虫一批,经乳酚酸透明或硼砂卡红染色后观察,发现其形态与寄生鱼体的Neosentis celatus(Van Cleave,1928)相近似,但两者间仍存在着一些不同,拟命名为隐棘新棘体虫六安亚种Neosentis celatus liuanensis Subsp.novo
  • 吴中兴, 彭巨名
    1965, (3): 280-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两种钩虫的感染性幼虫(简称感染性钩蚴)的形态鉴别,文献记载不少(Van Thiel,1924;Stekhoven&Stekhoven-Meyer,1924;Svensson,1925;Svensson&Kessel,1926;Heydon,1927;浓野垂,1927;松崎义周,1927;小林英一,1928;佐佐学等,1958)。本实验系在追试前人报告的基础上,补充一些新的内容,并提出简单可靠的鉴别点,为钩虫病的防治科研工作服务。现将实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赵子鹏, 邓季常, 赖福春, 陈光明, 罗小琼, 胡常友
    1965, (3): 291-2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赵氏(1958)曾指出日本血吸虫毛蚴只有向清性,没有向上性、向光性及钻孔性。为了把毛蚴在清水及混浊水内垂直分布情况进一步弄清楚,我们又作了一些观察,同时根据毛蚴在混浊水中垂直分布的特点,而改进了脬化瓶的构造,兹报道如下。
  • 朱彦鹏, 李志华
    1965, (3): 298-3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胃蝇(Gastrophilus)幼虫是马、螺和驴消化道的寄生虫,对马匹健康危害较大。胃蝇在我国各产马地区普遍存在。根据冯兰洲(1954),内蒙畜牧兽医研究所(1959)调查,证明在内蒙、宁夏和甘肃等地共有六种胃蝇:肠胃蝇(Gastrophilus intestinalis)、痔胃蝇(G.haemorrhoidalis)、兽胃蝇(G.veterins)、黑腹胃蝇(G.pecorum)、黑角胃蝇(G.nigricornis)和小胃蝇(G.inermis)。胃蝇幼虫的寄生率在内蒙草原地区的马匹为100%,西南地区的马匹为79%。由此可见胃幼虫病流行之广和危害之严重了。
  • 研究简报

  • 金大雄
    1965, (3): 306-3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的蠕虫学文献中,曾多次记录巴西钩虫,Ancylostoma braziliense de Faria,1910,但自1951年Biocca氏再次提出钖兰钩虫,A. ceylanicum Looss,1911的独立性后,对我国的标本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 程徐遂, 刘仲铭, 黄绍惠, 陈季鸿, 祝国光, 宋迪亚, 徐顺德
    1965, (3): 308-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龙南港为生产以近洋张网为主的纯渔业区,历年肠阿米巴病发生较多。1964年作者对黄龙南港地区进行了一次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对2055个居民用汞碘醛三步沉淀法(M.I.F.)进行普查,对可疑肠原虫用铁苏木素染色制片后再镜检定种。共发现肠道原虫有:结肠阿米巴(Entamoeba coli)、'痢疾阿米巴(E. histolytica)、内蜒微小阿米巴(E. nana)、布氏嗜碘阿米巴(Iodamoeba biltschlii)、脆双核阿米巴(Dientamoeba fragilis)五种肠阿米巴,及蓝氏贾弟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Stiles,1915)、迈氏唇鞭毛虫【Chilomastix mesnill(Wenyon,1910)Alexeieff,。1912】、人肠滴虫(Enbadomonas intestinalis Wenyon & O'counor,1917)三种肠鞭毛虫;人等孢子球虫(Isospora hominis Dobell 1919)一种。
    发现肠道蠕虫有: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aeus,1758)、鞭虫(Trichocephalus trichiwrws Linnaeus,1771)、钩虫(Ancylostama duodenale Dubini,1843)、东方毛形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orientalis,jimbo,1913)四种。此外对468例居民以手指蠕虫卵检查法进行了蛲虫感染调查,结果25人阳性,其蛲虫(EnterobisvermicnlarisLinnaeus,1758)感染率为5.3%。
  • 孙昌秀
    1965, (3): 310-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ikes于1930年对蚤幼虫铜养、形态、分类等进行了研究,在分类方面主要以大颚的形状为鉴别点。Elbel于1951——1952先后描述了八种蚤幼虫,主要以头及体节之毛序为分类标准。王敦清于1956年描述了国内常见的几种蚤幼虫,对毛序、裂卵器形状、大颚齿式等都做了比较。AJΙekcceB于1961年对角叶蚤属(Ceratophyllus)的三种蚤幼虫进行了比较,主要以尾梳、前肛上毛及支持毛加以鉴别。同年KHpbAKOBa对猫蚤(Ctenocephalides felis Bouché)的幼虫形态加以描述,对头部构造、口器、毛序等也做了详细的研究。
    本文根据采集到的三种蚤包括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atiformis Wagn.),柯氏光头角叶蚤(Ceratophyllus laeviceps Kuzenkovi Jagub.),三角禽角叶蚤(Ceratophyllus gallinaetribulis Jord.)的幼虫进行形态描述。这三种蚤幼虫未见有文献记载。
  • 徐秉锟, 黎家灿, 陈心陶
    1965, (3): 314-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里红恙螨(Trombicula akamushi var.deliensis)是华南地区最主要的恙虫病的媒介。消灭这种媒介对控制恙虫病的流行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在恙虫病的防治工作中,在许多地区结合爱国卫生运动使用各种药物取得显着效果。但是使用“1059”与“1605”杀灭恙螨包括有关的试验,还未见过文献的报导。
    用作试验的地里红恙螨未食幼虫是在实验室的恒定环境和生活条件下,经过数代培育的后代,试验时挑选在1—3天内孵化的,健康活泼的同批个体。有机磷“1059”与“1605”(都是拜耳(Bayer)厂出品),依原液的有效成分含量折算稀释为1:100,1:1,000,1:10,000,1:100,000与1:1,000,000五种浓度(用丙酮稀释)。试验时吸取3毫升滴在面积200平方厘米(12.5厘米×16厘米)的滤纸上(东风牌定性滤纸,广东汕头市安平公社滤纸厂出品)使成药膜(对照组滴3毫升丙酮于滤纸上),15分钟后开始试验。各组幼虫在药膜滤纸上爬行小时(对照组在丙酮滤纸上爬行一小时)。试验后,幼虫被分别移置在炭粉管中。接触试验时室内温度恒定在22—23℃,相对湿度83-89%,炭粉管内的相对湿度经常保持100%。接触过程的10,20,30,40,50,60分钟分别记录在这时间被击倒的幼虫数,以后在24,48,72,96与120小时观察记录死亡的幼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