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65年, 第2期      刊出日期:1965-05-25
      
  • 全选
    |
  • 何尚英, 贾春生, 顾伯良, 孙庆棋, 刘惠生, 诸迪民, 萧荣炜
    1965, (2): 105-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铲草皮为群众易于接受、技术操作简单、能广泛使用的灭螺方法,但该法的缺点是铲草皮时有一部分钉螺落入水中,单用此法不能同时解决水下钉螺,将草皮即时移去,花费劳力大,草皮处理不当还有将钉螺搬家散播他处的危害。五氯酚钠易溶于水,其溶液对成、幼螺和螺卵有极高的杀灭力,特别适合于杀灭水下钉螺。过去按水的容积和流速计算药量,一条河道需药极多,费用昂贵。但河道钉螺主要栖居于岸边水线上下2-3尺,该处水流缓慢,若使五氯酚钠缓慢溶解,其药力局限于岸边水面部分,则可以节省药物,若再与铲草皮相结合,将水线上的河岸有螺草皮剧入岸边水下以同时处理土表、土内、水上和水下的钉螺,则将纠正铲草皮灭螺的缺点而收到铲草皮与五氯酚钠浸杀相结合的协同灭螺效果。因之,作河道铲草皮结合五氯酚钠沿边药浸法(以下简称铲草皮沿边药浸法)灭螺效果和机制的研究。研究于1959年10月开始,在最初一年余内,通过现场实验,确定了施药方法和施药量(何尚英等,1960),之后三年来,反复观察它的现场灭螺效果和研究它的灭螺机制,都取得了符合于设想的良好结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于下。
  • 于恩庶, 应浦康
    1965, (2): 116-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弓形体是一种原虫,但在一般原虫培养基上不生长,只有在活的组织细胞内才能生长。35年以前Levaditi等开始研究了弓形体的组织培养,使用的是鸽子神经组织。以后其他学者又试用了各种不同的神经细胞。虽然这方面的研究为数不多,但已经可以看到,利用组织培养在诊断弓形体病上,维持弓形体株,研究弓形体的细胞学和生物学,制造特异性抗原以及探索化学药物对弓形体病的疗效上都获得一定的结果。国内在1955年首次报告从家兔及猫等分离到弓形体后,对其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研究(于恩庶等,1958)。本文则在组织培养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 冷延家, 张正奎, 马龙田, 王庆海
    1965, (2): 121-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周期性眼炎(Equine Periodic Ophthalmia)流行于世界各地,由于病因至今仍未确切判明,故无特殊的预防和治疗办法,患马终必失明。过去文献中所载有关此病的病因学说甚多,概言之有:营养与环境影响说、微生物说(病毒、布氏杆菌、钓端螺旋休)、遗传说、变态反应说和寄生虫说等。在试为可以引起马周期性眼炎的寄生虫中有:圆虫(Strongylus)、副丝虫(Parafilaria)、蟠尾丝虫(Onchocerca)和鬃丝虫(Setaria)等属的幼虫和微丝蚴。本文通过检血以发现微丝蚴为指标对478匹种马进行了研究,并配合临床眼科检查和成虫的检出,分析了马鬃丝虫和多乳突副丝虫与马周期性眼炎的关系。1,在屠杀的4匹铁岭挽马、12匹阿尔登马和12匹蒙古马中,以发现成虫而确定为感染马鬃丝虫者分别为100.0%(4/4),58.3%(7/12)和75.4%(9/12),平均每匹马有虫约4.8(1-15)条。所观察的478匹马中有血汗症结节者为61.9%(296/478),从割出的结节中共发现了两种丝虫即:多乳突副丝虫和颈鬃丝虫(Setaria cervi Rudolphi,1819)。2.血液检查乃自颈静脉采血,涂制厚血膜标本。血量每片60毫米3(60/1,000毫升),血膜的大小为25×40毫米,每匹马同时全面检查两张厚血膜标本,以发现有否微丝蚴并做定量计数。在检查的478匹马中,多乳突副丝虫微丝蚴的平均感染率为16.5%(79/478)马鬃丝虫微丝蚴为4.8%(23/478),由此可见血内有微丝蚴出现的马匹仅为有成虫寄生马匹的一部分。3.从马匹的年龄来看,多乳突副丝虫微丝蚴的感染率由1-8岁依年龄而递增,9岁以后便聚然减少;马鬃丝虫微丝在8岁以前感染率似无区别,但在8岁以后亦骡然下降。这一情况无论在患眼病马匹或眼健康马匹全都相同,这就指明了小于9岁的马匹在传播这两种丝虫上占重要位置。微丝蚴的减少可能与马体的免疫力有关。目前在对马鬃丝虫和多乳突副丝虫生活史仍未十分明了的情况下,检血发现微丝蚴以确定有效传播者,进行控制、减少传染源,在防制此等丝虫上有重要意义。4,多乳突副丝虫微丝蚴和马鬃丝虫微丝蚴的感染率在患眼病马匹分别为21.8%和4.1%;无眼病马匹分别为14.5%和5.1%;周期性发作期或间歇期的马匹分别为17.9%和5.9%。三者间无明显差异性。上述事实似说明这两种丝虫恐非马周期性眼炎的病原体。
  • 尹文真
    1965, (2): 127-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乌拉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约在北纬40度,东经109度;属于阴山山系。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之间,气候干旱、寒冷;植被类型主要为针阔叶混合林和灌木丛;野生哺乳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为良好的狩猎山区之一。1960年冬季我们进入乌拉山的白彦不拉、大华山、含列斯坦、沙特沟及海流斯坦等五个狩猎点,进行了野生动物的寄生蠕虫的采集调查。检验了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盘羊Ovis ammon Linnaeus,羚羊Gazella subgutturosa Guldenstaedt,岩羊Pseudois nayaur Hodgson,麅子Capreolus capreolus LinnaeusR及花鼠Eutamias sibiricus Laxmann等6种野生动物共37头。所获标本经鉴定后,共得线虫17种,分隶于6科8亚科11属。其中有1新种及4种野生动物是13种线虫的新宿主。
  • 李健夫, 孔繁瑶
    1965, (2): 133-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本文报导了西藏拉萨地区绵羊的分属于四个属共七种毛圆线虫,内包括一新种。它们是:游行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colubriformis(Zeder,1800),艾氏毛圆线虫T.axei(Cobbold,1879),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Rud.,1803),普通奥斯特线虫Ostertagia circumcincta(Stadelmann,1894),蒙古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 mongolica Schumakovitch,1938,一未定种名的马歇尔线虫M.sp.和拉萨马歇尔线虫,M.lasaensis新种。2.拉萨马歇尔线虫,新种从下列特征可以区别于马歇尔属的旧种:(1)背肋较短,长度为0.193-0.218毫米,于远端1/5处分为两枝,每枝的中央稍后方又各生出一小外侧枝,两个分枝的末端各终于两个小叉;背叶与侧叶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2)交合刺长0.205-0.239毫米,于远端1/4处附近分枝,背枝最短,宽而扁平,末端弯向后上方,继而又以一三角形的钓状物弯向下前方,使末端部的外观大体呈"z"形;内腹枝形如短棒;外腹枝最长,向后逐渐变尖,并向内前方弯曲。(3)有一边缘不整的近似三角形的引器。
  • 沈一平, 龙祖培
    1965, (2): 139-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自广州四方田螺(Viviparus quadratus Benson)中发现一种燕京(Yenchingensis)型背孔吸虫尾蚴。经实验感染动物及当地鹅体中均获得成虫。其形态及生活史符合背孔属(Notocotylus)的特征,但与此属中其他虫种有别,拟定名为徐氏背孔吸虫(Notocotylus hsüi n.sp.)。其鉴别特征如下(平均量度以毫米计)。虫体长卵圆形,大小2.021×0.835。体表腹面前1/3区有皮棘。腹腺公式为8+4+8=20或(8~9)+(4~5)+(8~9)=20~23。中列第1腺在侧列第1腺前1%至2个腺间距。生殖孔在肠叉后。口吸盘0.113X0.125。睾丸深分叶(6叶)。阴袋后缘离体前缘占体长的37%。卵巢深分叶(6叶)。子宫右侧弯曲13~15次,卵黄腺前弯曲0~4次。阴道占阴袋长的89%。卵黄腺前界在体中部之前,在体长的前43%处。虫卵狭长,大小0.031X0.012,丝长0.159。宿主 家鸭(实验感染),家鹅(自然感染)。中间宿主 四方田螺。寄生部位 盲肠。产地 广州。模式及副模式标本 模式标本存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组,副模式标本存南京医学院及广西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组。本文对该种吸虫的后期生活史各期(雷蚴、尾蚴、囊蚴、成虫及虫卵)的形态作了描述。通过对本新种及马米氏背孔吸虫(Notocotylus mamii Hsü,1954)的动物实验感染观察,发现各自对其宿主有一定的适应性。根据寄生虫数,虫体发育程度和大小、寄生部位、早期排出现象以及自然感染宿主等比较,试为徐氏背孔吸虫新种较适宜于禽类的发育寄生,而马米氏背孔吸虫则在小白鼠及鹅体较为适宜。并就实验现察所得,试讨论了背孔属吸虫的分类鉴别依据(特别是腹腺)问题。
  • 邬捷
    1965, (2): 151-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60年,在西藏八宿县兔形目动物内发现裸头科裂凿属绦虫两个新种。西藏裂凿绦虫新种,体长52-68.5毫米,孕卵体节最宽3.160-3.397毫米。具有囊状生殖腔,雌雄生殖孔在生殖腔内开口。雄茎囊短,长0.180—0.270毫米。雄茎缺小刺。虫卵大,直径0.092-0.095毫米。达乌尔鼠兔的寄生虫。昌都裂凿绦虫新种,体长45毫米,最宽3.650毫米。缺生殖腔。生殖器官一组或两组,卵巢大,宽0.679—1.067毫米。雄茎缺小刺。灰尾兔的寄生虫。
  • 陈心陶, 胡孝素, 何灌田
    1965, (2): 157-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我们在广东报告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 Chen,1959)以来(陈心陶,1959),至今已先后在四川、江西、贵州、云南、甘肃、陕西、湖南等省发现这一虫种(陈心陶,1964)。最近在福建发现斯氏狸殖病例(肖玉山等,1964),以及在福建及广西发现阳性石蟹(未发表资料),进一步证明本虫在国内分布是很广泛的。该虫的生活史目前尚在研究之中,它的囊蚴虽已见于文献(董长安等,1962;钟惠澜等,1962;陈心陶,1964),但尚缺乏详细描述。鉴于不同地区狸殖囊蚴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该虫所可能出现的变异及解决种别问题。我们决定以广东与四川两地的斯氏狸殖囊蚴进行了详细观察,除大量补充形态的描述外,还试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囊蚴壁的结构。斯氏狸殖原属于并殖属(Paragonimus),后来因焰细胞数目的特点,乃被移置于新建立的狸殖属(Pagumogonimus Chen,1963)。本虫成虫的形态已有了详细报导(陈心陶,1960,1961)。
  • 徐秉锟
    1965, (2): 167-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恙虫病疫区的地区界限和性质的了解,并据此划分类型对控制、压缩以至于消灭该病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根据华南地区的材料,因为只说明疫区性质类型方面的原则间题,地点、时间从略。疫区的地区界限恙虫病的流行是病原在人群的传递问题。可以这样说,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恙虫病威胁的大小和携带该病病原体——东方立克次体(下文简称带菌)(Rickettsia orientalis)的媒介恙虫幼虫的数量及其分布面积成正比,假定人及其他动物的活动是一个常数的话,媒介恙虫幼虫的数量和分布取决于媒介孳生地的数量、强度与分布,它的消长受气候条件和食物的影响很大(徐秉锟等,1959;陈心陶、徐秉锟,1962;徐秉锟等,1964),而带菌幼虫的比率和带菌强度同成虫及贮备宿主带菌的情况有关。此外,还有一些看来是次要的因素也可能影响流行,包括幼虫活动,叮咬及传病能力等同气候也有关系的生态学问题。因此,归根结底恙虫病流行的动力学焦点显然是媒介。
  • 李英杰
    1965, (2): 175-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棘厉螨(Laelaps echidninus Berl.)在世界的分布甚广泛,多寄生在家栖和半家栖的鼠类。Miller(1908)首次在实验室内观察了棘厉螨的生活史。到1956年,Owen又在人工喂食条件下做了进一步的观察。过去对寄生性革螨生活史的研究,多半依靠在动物体的培养和观察。近年来,才开始创造人工喂食的培养方法(Macdonald&Scott,1952;Cross,1954;Owen,1956;Allred & Marchette,1957;Wharton & Cross,1957;Furman,1959)。我们设计用成鼠皮做膜的人工喂食方法,培养棘厉螨获得初步结果。在饲养过程中进一步观察了这种革螨的生活史以及温度对其发育的影响。
  • 孙怀宝, 李辉汉, 张立
    1965, (2): 181-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本文报告了昌乐、益都地区的蚊类品种,孳生地,栖息场所,具体分布地点,及昌乐县的蚊类密度和蚊群组成。2.通过此次调查,共采获蚊类4属19种,其中骚扰阿蚊、口渴库蚊和背点伊蚊在山东为首次发现。3.在此19种蚊类中,以淡色库蚊为最多,分布最广,且与居民的关系至为密切。故当地的灭蚊工作,自应以消灭此蚊为重点。4.昌乐县的蚊类密度与雨量的关系至为密切,而且当地的雨季较为集中,因此在雨季来临前彻底开展一次全县性的灭蚊工作,并在雨季继续注意孳生地的处理,当为一具有关键性的灭蚊措施。5.从当地的蚊类品种,地区分布及季节消长,可以推测该地区可能发生的蚊媒疾病及其发生季节,而加以适当的预防。
  • 刘亦仁
    1965, (2): 187-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湖北地区蚊虫调查研究工作,早昔冯兰洲(Feng,1933)在“华中区蚊虫调查”文中提到,在武汉采得5属9种。曾省、吴义(Tseng &Wu,1951)报告了他们于1947年在武汉地区作的蚊虫生态研究,并又发现2种为冯兰洲未报告过。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各种科学研究事业得到充分的发展。湖北地区蚊虫调查工作亦日益增多,已陆续正式报告的有胡昌仁(1958)于武昌市郊,吴家驹(1959)于通山、通城等八县,袁惠康、刘希贤、许先典(1959)于武汉、巴东等六县市的报告。这些报告使湖北地区已知蚊种增至7属33种。作者(刘亦仁,1962)根据采集结果及综合文献,湖北地区已知蚊种已达10属56种。但关于湖北地区蚊类生态习性,除会省、与义(1951)在武汉地区作蚊虫季节消长及幼虫孳生习性的研究;作者(刘亦仁,1963)报告通山地区三带喙库蚊、魏仙库蚊、惠氏库蚊、致乏库蚊及骚扰阿蚊等五种库蚊夜间活动情况;胡昌仁(1958)、周述龙等(1958)及吴家驹(1959a)在武昌市郊、京山、天门及武昌县作过丝虫病媒介蚊虫的调查外,尚未见其他报告。近年来我们会在湖北地区作过蚊虫生态习性的观察。作者现将结果整理报告于后。
  • 甘运兴
    1965, (2): 199-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家栖性蝇类。关于它的生态习性与防制,各地曾作了不少调查研究,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开题,关于我国家蝇的扩散活动习性如何就是其中之一。从目前国外对各种住区性蝇类的研究来看,蝇类的扩散除因种而异外,一切外界环境条件对扩散的趋势与速度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Parker,1916;IIIypa-Fypa,1956a,h,)。由于国内方面尚无此项数据可资参考,因此我们认为初步开展这一研究工作是必要的,为了解家蝇的扩散活动习性,对进一步做好城市卫生与重点地开展农村灭蝇防蝇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研究简报

  • 郑思民
    1965, (2): 205-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龙线虫(Dracunculus)除寄生于人体外,并能寄生于马、牛、猴、狒狒、狗、猫、臭鼬、狼、狐、浣熊、水貂和豹等哺乳类动物;并记载于蛇及龟等爬行类动物(Hsü,1933;Скрябин,1954)。国内徐氏等(1933)于北京报告二例家犬自然感染麦地那龙线虫(D.medinensis)并将幼虫进行人工感染剑水蚤获得成功。在这以前虽在北京会报告发现于马匹,但该马因于印度引入,因此无法肯定其为本地感染的(Hsü&Watt,1933)。同年徐氏于黄蛇(Natrix piscator)体内发现D.houdemeri,该蛇发现地为印度支那(Hsü,1933)。
  • 谷宗藩, 韩克信
    1965, (2): 207-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幼年健康无钩虫感染的小狗2只,在第1只狗的上下腹部粘上12个玻璃圈,各滴入感染性钓蚴50条,2小时后去掉玻璃圈,用黑墨水作记号。每隔2、3、5、8,12和24小时以及2、3、4、5、6和7天,各切取一块皮肤,固定后作连续切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第2只狗首先感染犬钩蚴3,000条左右,5个星期后按前述方法作激发感染,并按同样间隔时间切取皮肤制片。结果第一只狗在感染后2小时,在表皮和真皮内找到犬钩虫幼虫,部分在毛囊皮脂腺周围的淋巴管内,无组织反应可见。感染后8小时,多数幼虫侵入真皮内,在毛囊内幼虫周围无明显反应,毛囊附近淋巴管扩张,并有极少量嗜酸性白血球浸润(图1)。感染后24小时,表皮内找不到幼虫。在毛囊皮脂腺集落内扩张的淋巴管内发现有幼虫,其周围有少量嗜酸性白血球及极少量单核白血球浸润(图2)。
  • 赵锡惠, 黄先翔, 李清秀, 毛道森, 马朝玉
    1965, (2): 209-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获得新鲜的十二指肠钩虫以便对它进行人工培养,我们用人工方法对幼犬进行了十二指肠钩虫的感染试验,现简单报告于下。
  • 徐秉锟
    1965, (2): 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恙螨发育过程有关休重的改变,是恙螨生态学方面的不可缺少的数据,这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恙螨食物的消耗情况,食物消耗量同生长发育的关系等重要问题。根据文献本文提供的这方面的数据还是第一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