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65年, 第1期      刊出日期:1965-02-25
      
  • 全选
    |
  • 钟惠澜, 贺联印, 郑玲才, 曹维霁
    1965, (1): 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以上所述,在西双版纳自治州所属三个县均存在着两种新型并殖吸虫,其形态特征均与迄今文献所记载的各种类型者明显不同,其特点分别概括如下:一、团山并殖吸虫囊蚴似卫氏型,但较小,只246.4X214.1微米,囊壁三层,结构特殊,中层较厚,两端特殊加厚,外、中两壁间充满粘液样物质。后尾蚴作梨形形态亦与卫氏者不同。接种猫后获得成虫,其大小平均为13.2×6.6毫米,宽长比约为1:2.0,与卫氏型者类似但两端稍窄长,比四川型者较宽短。腹吸盘位置靠前1/3处,比口吸盘显着小,口吸盘约为腹吸盘的2.5倍,为他种所未见者。卵巢比腹吸盘大,分枝细而多,类似大平-怡乐村型者,但较复杂。睾丸较长大,分枝多而细长。皮棘为单生。卵大小多不一致,平均86.4 X47.5微米,窄长者较多,宽长比约为1:1.88,壳多厚薄均匀,有的末端加厚或有小结节。第二中间宿主为2种尚未定种的溪蟹属的石蟹。第一中间宿主是一种拟钉螺(Tricula gregoriana Annandale)(图13),因在后者体内已找到自然感染的肺吸虫雷尾蚴。此外用本虫虫卵孵出毛蚴人工实验感染阴性拟钉螺后,已获得胞蚴、第一、二代雷蚴及短尾尾蚴。已知终末宿主为猫、犬和豹。由于当地肺吸虫患者痰内虫卵与本种者相似,看来本虫很可能是对人体能致病的一种新型肺吸虫。因本虫首次在景洪县团山寨发现,故命名为团山并殖吸虫(Paragonimus tuanshanensis sp.nov.)。二、勐腊并殖吸虫囊蚴巨大,为已知种类中之最大者,平均为760.1X717.6微米,囊壁两层,薄而易破。后尾蚴形态特殊,体形长大,在囊内折迭明显,脱囊之后尾蚴扁平似柳叶状,平均2169.3X643.1微米,宽长比例约为1:3.37。表皮厚,虫体色暗,腹吸盘比口吸盘大,约位于前1/3部。肠管前细后粗,末端尖窄,终止于距体末端较远处为本蚴之特点。后尾蚴皮棘单生排列呈凿刀形,但其尖端为三角形。用上述囊蚴接种猫后获得的成虫,外形似四川肺吸虫,38天虫体大小平均为6.36×2.25毫米,宽长比例约为1:2.83,腹吸盘约在前1/3部,卵巢在腹吸盘稍后外方,较为靠近。卵巢似四川型分枝细而多。睾丸大而长,有块状分枝。与四川型者不同,排泄囊于排空后前半部多呈枝状皱璧。皮棘为丛生型。第二中间宿主为2种未定种的溪蟹属石蟹,与团山并殖吸虫相同。第一中间宿主可能为拟钉螺(Tricula gregoriana Annandale)(图28),因为在后者体内已找到2种以上的自然感染的肺吸虫雷尾蚴。已知终末宿主为猫。本虫与人类的关系尚不明了。由于本种囊蚴、脱囊蚴及成虫等特点,与四川肺吸虫及其他已知肺吸虫显然不同。虽本虫脱囊的后尾蚴先在团山寨找到,但其囊蚴首次在勐腊发现,故命名为勐腊并殖吸虫(Paragonimus menglaensis sp.nov.)。以上两新种并殖吸虫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北京中苏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室。
  • 熊光華, 管立人, 柴君杰
    1965, (1): 18-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63年我们在新疆阿图什地区进行黑热病媒介调查时,会在微小白蛉新疆亚种(Phlebotomus minutus sinkiangensis)的体内发现利什曼鞭毛体的自然感染。在10只阳性白蛉中,除全部中胃呈现感染外,鞭毛体侵入前胃和食道的有5只,侵入咽喉的有2只,侵入喙部的有1只;此外,还有1只的马氏管内也有鞭毛体。这种白蛉在新疆南部地区,分布相当广泛。由于阿图什是一个黑热病流行区,因此,对微小白蛉新疆亚种体内所感染的鞭毛休澄清其性广和来源极为重要。通过我们对这个问题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证明微小白蛉新疆亚种主要吸血对象是蜥竭,它所感染的鞭毛体是一种蜥竭利什曼原虫,与黑热病无关。现将调查实验的方法及结果分述于下:
  • 于恩庶, 黄珍仪, 田文琪
    1965, (1): 2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弓形体的染料反应(Sabin-Feldman's dye test)是诊断弓形体病最常用的一种血清学方法,但有关敏感性和特异性问题,不同作者还有不同的认识。本文报告用这种方法检查实验感染和自然感染动物的结果,并以补体结合反应作为对照。
  • 金大雄, 李贵真, 危粹凡
    1965, (1): 28-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贵州省反刍类家畜的阔盘属吸虫经研究鉴定为三种,即E.pancreaticum(Janson,1889)Looss,1907,E.coelomaticum(Giard et Billet,1892)Looss,1907 及新种E.cladorchis sp.nov.o2.新种E.cladorchis sp.nov.与另两种的区别在于:(1)腹吸盘大于口吸盘,相距较近;(2)分枝的睾丸大于腹吸盘,两睾丸的间距较短,短于后者的直径;(3)不聚集成簇的卵黄腺,较均匀的分布排列成纵行,位置距体侧边缘很近。3.在文献中记录的6种反刍动物寄生的阔盘属吸虫中,认为parvum Seno,1907,ovis Tubangui,1925 及 tonkinense Gilliard et Ngu,1941 三不能成立,dajii Bhalerao,1924可能是E.coelomaticum的同物异名。因而本属吸虫在反刍动物中寄生的仅有本文所报告的三种。
  • 汪溥钦
    1965, (1):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本虫的终末宿主,过去学者报告是猫、狗和鸢等。我们发现除狗外,尚有獾(Meles meles leptorynchus)、南狐(Vulpes vulpes hoole Swinhoe)、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procyonoides)和小白鼠。2.在福建本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Benson)],第二中间宿主是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 fowleri Nichols)和阳性的纹沼螺,人工试验在家养金鱼的鳃中亦可形成囊蚴。3·本虫的雷蚴时期分为母雷蚴和子雷蚴二代。母雷蚴体大小为0.84-1.02 X0.21-0.24毫米,子雷蚴体大小为0.45-1.6X0.24-0.32毫米。均具有消化道,甚长,向后延伸至足前后的特点。4.尾蚴体细小,体部长132-140微米,宽98-102微米,尾长105-140微米,尾基宽28-30微米,在一个雷蚴里含尾蚴的数量甚多。5,囊蚴呈椭圆形,大小为78-86×56-70微米,囊壁厚2-3微米,附着在麦穗鱼的鳃叶上,或附在第一中间宿主的围心膜上集结成堆。
  • 汪溥钦
    1965, (1): 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新棘衣虫,Pallisentis(Neosentis)celatus Van Cleave,1928 是我国鳝鱼普遍的寄生虫,在福州感染率为38%,感染度甚高,一条鳝鱼感染虫体高达40个以上。2.新棘衣虫的生活史,作者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明长刺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oithonoides吞食入虫卵,能部分孵出棘头蚴,但不发育为棘头体。劳氏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感染率高达80%,发育良好,充为中间宿主。3.新棘衣虫在劳氏中剑水蚤中于室温30-35℃下感染第4日便形成椭圆形的棘头蚴,感染第8日便形成前棘头体期,感染第10日发育较速的虫体,吻部便缩入体中形成为棘头体期。4.本种棘头虫的成虫和各期发育的幼虫形态,经过详细描述,胚胎幼虫的体前部有小棘,头端具马蹄形的小钓,因此作者认为Golvan(1959)对棘头虫的分类法较为合理,本种棘头虫隶于旋钓目,四旋钩科。5,桡足类剑水蚤,能充为棘头虫的中间宿主,过去学者尚未发现。这一发现对于研究棘头虫的生活史开辟了新的途径,对于防止鱼类寄生虫有一定的意义。
  • 钱珂, 刘绍德
    1965, (1): 45-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国产紫外线灭菌灯照射的尾蚴接种于小白鼠,所得虫体有形态变异现象,主要表现于肠管的分叉点或交合点异位、无交合点、单支肠管、分合次数增加、双性畸形、睾丸数减少、睾丸或贮精囊异位、子宫发育不全与额外卵巢等,这些变异与文献上所报告的自然变异颇相近似。
  • 董长安, 黄玉英
    1965, (1): 5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并殖吸虫和并殖吸虫病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陈心陶于1959年首先报告了一新型的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skrjabini Chen,1959)。陈氏在研究了四川地区人体皮下寄生的一种狭长体型并殖吸虫后,认为这种并殖吸虫就是斯氏并殖吸虫(陈心陶,1961,1962)。随后,钟惠澜、曹维霁在研究了四川地区的并殖吸虫后,认为与斯氏并殖吸虫有所不同,并定名为四川并殖吸虫(P.szechuanensis Chung& Tsao,1962)。我们在1961年对江西并殖吸虫病疫源地的调查中,也发现了斯氏并殖吸虫,从而证实文献所报告在江西感染的一例并殖吸虫患者,是在斯氏并殖吸虫疫源区所感染(董长安等,1963)。近年来,我们就斯氏并殖吸虫的囊蚴和后尾蚴、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特征以及有关动物感染结果作了初步描述和报导,并同意陈氏关于四川并殖吸虫独立性间题的分析(董长安、黄玉英,1963,1963a)。
  • 沈守训, 周彩琼, 佟永永
    1965, (1): 59-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本文报导了在我国武汉、广州、桂林、柳州、商城和海口等地所调查的牛、羊、猪的寄生蠕虫(不包括绦虫)48种,其中包括吸虫7种,线虫40种,棘头虫1种。分隶于3纲21种31属,包括1个未定种、2个新记录和1个新宿主。2.寄生于牛的吸虫5种,线虫14种;羊的吸虫1种,线虫14种;猪的吸虫3种,线虫13种,棘头虫1种。其中牛、羊、猪共同感染的有肝片形吸虫1种;牛、羊共同感染的有捻转血矛线虫1种。其余种类均系各种家畜单独感染。3.在中南区分布广泛的种类有胰阔盘吸虫、肝片形吸虫、鹿前后吸盘吸虫、甘肃吸吮线虫、螺咽猪胃线虫、长尾结节线虫、有齿结节线虫、幅射结节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和胎生网尾线虫等10种。4.吸吮线虫Thelazia(Thelaiella),未定种的特征为体表角质层具有明显的横纹。口囊宽0.024毫米,深0.017毫米。体长14.276毫米,宽0.498毫米。食管长0.676毫米,宽0.056毫米。神经环距头端0.585毫米。颈乳突距头端0.747和0.767毫米。泄殖孔距尾端0.077毫米。两交合刺均较粗短,且不等长,其形状亦不相似。左交合刺长而宽,顶端呈斜切状,末端呈钝圆形,长0.112毫米,宽0.017毫米;右交合刺较短而窄,顶端扩大似菌伞状,末端纯圆且具有一刺状突起,长0.063毫米,宽0.013毫米。尾部共有性乳突13对,肛前10对,肛后3对。雌虫未发现。宿主为黄牛。5·文中除对未定种线虫加以描述和附插图外并与其他相近种类作了比较讨论。最后提供一个关于Thelaziella亚属中各个种的分类检索表。
  • 冷延家, 张正奎, 马龙田, 王庆海
    1965, (1): 6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中对采自不同马匹血液内的两种微丝蚴,在固定于5%福尔马林和经过甲基缘吡啰红、天青II伊红、铁苏木素以及Hemalum等染色处理后的标本进行了观察。经与采自同一批马体的三种丝虫成虫核对,发现血内一种微丝蚴的形态与马鬃丝虫雌虫子宫近阴孔处微丝蚴的形态相同;血内的另一种微丝蚴,和采自马皮下由多乳突副丝虫所造成的血汗症结节囊液中的微丝蚴形态相同。由此断定在血内发现的两种微丝蚴分别为马鬃丝虫和多乳突副丝虫的微丝蚴。复习了过去的文献,详细地描述了采自不同马体的210个马鬃丝虫微丝蚴和260个多乳突副丝虫微丝蚴的形态学,并列表对比了两种微丝蚴的鉴别要点。1·马鬃丝虫微丝蚴是一有外鞘包绕的虫体,对成虫子宫各段解剖现察,证实外鞘乃伴随微丝蚴在子宫内的形成和长大由卵壳伸延而来。本虫系胚生,产出微丝蚴。2,发现马鬃丝虫微丝蚴有口构与尾构存在;口构、尾构是一固有构造,依其位置推断可能分别是成虫头化感器与尾化感器的原基。3.发现多乳突副丝虫微丝蚴有两个角核(Corneonucleus),在口构之后、体核柱之前,其染色性质与体核不同,可能是成虫口腔的原基。在马体寄生丝虫中只多乳突副丝虫的微丝蚴有角核存在,可做为鉴别的主要依据之一。4.与Supperer(1953)的描述不同,发现多乳突副丝虫微丝蚴有口构、角核而无排泄细胞、肛细胞等构造且其尾部尖细,体核直达尾尖端并无尾间隙。Supperer(1953)所报导的恐系另一种微丝蚴。5,与Fülleborn(1924)对人体寄生性丝虫微丝蚴的观察不同,测量了固定于5%福尔马林中四天以内和一月以上的同一份多乳突副丝虫微丝蚴标本,其长度并无显着变化。6,对这两种微丝蚴形态学的澄清,给通过检血以诊断是否有本虫寄生和通过微丝蚴在血内数量变动来探讨其生物学特性,以及考核疗效和流行病学意义打下了基础。
  • 王敦清, 廖灏溶
    1965, (1): 8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鼠颚毛厉螨Tricholaelaps myonyssognathus(Grochovskaya et Nguen-Xuan-Hoe,1961)系福建省田野习见的鼠类罗赛鼠(Rattus losea exiguus)体上及窝巢内主要革螨之一,因其吸血之多为罗赛鼠体上其他革螨所不及,因此引起我们的重视。究竟该革螨在本省对于传播及保存自然疫源性疾病方面的作用如何倘不明了。为了研究该螨的传病机制,首先需要摸清鼠颈毛厉螨的生活习性及实验室的饲养繁殖方法。从1962年12月至1963年5月止,进行了这项实验室饲养现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温廷桓
    1965, (1): 88-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58年在安徽省淮河流域采集得革螨科厉螨属一新种,定名为淮河厉螨Laelapshuai hoensis sp.n.兹描述如下。雌性中型螨种,宽卵形,深棕色,躯体(idiosoma)长742-816微米,平均785微米,宽575-617微米,平均595微米。盾片(scutum)椭圆形,中段最宽,几乎完全复盖整个背面,前半色深,后半色浅。长683-725微米,平均707微米,宽491-617微米,平均500微米。顶突、颞突与胛突都明显。盾片的表面具有不规则鳞纹,自前缘正中至盾片中央有一锚形的深色花纹。刚毛39对,完全符合Зaxваткин(1948)所建立的厉螨属Laelaps的全毛序体制,各毛都呈刺针形,除少数刚毛较小外,一般大小相似;其中S8。毛比近似种类略大,长18-24微米,平均21微米,而S,毛长44-48微米,平均46微米,两毛长度之比为1:2-2.5。盾片上有19对隙状器,其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盾片的周围有狭带状的盾侧膜(epipleura),自胛突向后延伸,浅棕色,有明显的环行皮纹,此膜在M10毛的外方有一段极狭的内陷部分。
  • 何桂铭, 容瓘, 柯小麟
    1965, (1): 94-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蚊生殖营养环(gonotrophic cycle)及生理年龄(physiological age)的研究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生殖营养环方面,有关血液消化时间的研究,文献上已有报告(Iлёнова,1938;谭璟宪等,1959)。但有关产卵至吸血的时距,过去报告较少,苏联Детинова(1953)报导在莫斯科地区,利用卵巢小管收缩过程,观察羽班按蚊这段时间的经过,而对可能影响的外界因子未加以分析。在东非洲Gillies&Wilkes(1963)报导观察A.funestus按蚊产卵至吸血的时距。国内王兴相与张军(1957)及陆宝麟等(1958)报导中华按蚊夜间叮咬活动与气温及月色等因子的关系,但未涉及产卵至吸血的时距。作者等鉴于中华按蚊由产卵至吸血的时距在国内尚未有报告,于1962年在广州市郊进行初步观察,探讨这段时间的长短与气温、月色及湿度的关系,作为今后继续研究广州地区中华按蚊生殖营养环及生理年龄(Беклемищев,1939)的一部分材料。
  • 研究简报

  • 史先春, 孙天顺, 周慕雷, 江西武
    1965, (1): 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62年4月作者接到汉上县第一例中华枝睾吸虫病病例的报告后,即赴现场作了初步调查,并证实为当地感染的病案。随后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6处公社17个村庄,镜检了6,793人的类便,发现中华枝睾吸虫阳性者112人,平均感染率1.66%,分布在汶河中、上游的3处公社10个村,感染率一般在1%上下,其中一个村感染率高达21.03%,另2个村为6.06%和3.25%。本病感染以15岁以下儿童为多,占全部病例的73.2%,其中6-10岁者占41.06%,11-15岁占24.11%,5岁以下占8.04%。但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别。
  • 蒋梦渔, 柴君杰, 朱洪
    1965, (1): 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59-1961年对乌鲁木齐、伊宁、喀什三市居民、学生、儿童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喀什市维吾尔族居民1,139人,用生理盐水作粪便直接涂片法进行镜检,每份粪便查片一次,共发现短小条虫、带绦虫和蛲虫卵三种,感染率分别为6.14%、2.26%、0.08%。对伊宁市维吾尔族居民、中学生和乌鲁木齐市回族儿童和小学生进行了检查,每份粪便均用碘液与生理盐水直接涂片,结合饱和盐水浮集中(容器为60毫升小酒杯,便量约5克,除去表层粪渣后用载玻片覆盖液面,30分钟后镜检)进行镜检,用累积的阳性数计算螺虫感染率,结果见表1、2。
  • 黎申惶, 朱祖林, 金壁如, 周达仁, 卓尚炯
    1965, (1): 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57年我们在湖南岳阳县城郊枫桥湖,进行钉螺调查发现阳性率比较高,同时该地也发现大量的鼠粪。当时为了解阳性钉螺的发生是否与鼠类有关,就地捕捉了一部分鼠类进行解剖检查,结果发现啮齿目仑鼠科的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无一例有日本血吸虫病的自然感染。以后为进一步证实这个问题,即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查和人工感染试验。其结果报告于下:
  • 何尚英, 钱燮络, 吴兆璋
    1965, (1): 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观察家犬感染血吸虫后是否可以自愈,我们于1956年5月会感染了10头家犬作长期观察,到1960年1月结束。现将经过与结果报告于下。家犬系捕自野外,感染前,会作粪便孵化检查连续九次,全部阴性。每一家犬接种尾蚴300条。感染于1956年5月20日进行。感染后40天起,每月作粪便孵化检查三次,孵化时估算每一标本的毛蚴量,分别记录。于1958年7月对观察中孵化阴性连续半年以上的二头家犬进行了解剖。1958年7月以后又对其他四头继续孵化阴性的家犬陆续解剖。其余四头,一头观察中途死亡,三头移作他用,未再继续观察。粪便孵化结果 发现在感染后10个月内10头家犬的粪便孵化结果全部阳性,在11-13个月内有1-2头家犬不定期的出现阴性,到14个月时有2头家犬开始出现连续阴性,之后出现连续阴性的家犬头数逐步增多,到18个月时增为3头,21个月时增为5头,23个月时增为6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