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64年, 第2期      刊出日期:1964-11-25
      
  • 全选
    |
  • 王捷, 瞿靖琦, 管立人
    1964, (2): 10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前一篇文章里(王捷等,1964)我们报告了1960年在甘肃西部的一个荒漠地区的大砂鼠(Rhombomys opimus Lichtstein,1823)所发现的利什曼原虫感染,它寄生于鼠增厚或形成小结节的组织内。1961年在距该地以东约200余公里的另一荒漠地区和新疆北部一个地区的大砂鼠的耳廓内,也发现有同样的感染。无论在哪一个地区,虽然大砂鼠的利什曼原虫的感染率相当高,但在当地附近的世居居民和新移入的人羣中,却没有发现任何利什曼病。鉴于中亚细亚的不少地区有大砂鼠感染利什曼原虫的报告,并且证明大砂鼠利什曼病,是当地人皮肤利什曼病乡村型的传染来源,病原体称热带利什曼大型变种,因此有必要研究并了解我国大砂鼠体内查见的利什曼原虫究属何种及其与人类疾病有无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 刘尔翔, 李凤琴
    1964, (2): 118-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白鼠感染柏氏疟原虫后,产生严重的贫血。过去的研究发现有此种贫血的大白鼠的骨体内的红血细胞系统不但没有受到抑制而且显示出明显的增生状态,此时它们体内还没有产生对疟原虫的免疫力,血内疟原虫的数量很大。这些结果说明疟疾的贫血不是由于骨髓造血机能受到抑制,也不是由于抗体的产生,而是由于红血细胞受到破坏。虽然相当数量的红血细胞由于疟原虫的寄生直接受到了破坏,但这不是贫血的全部因素。因此作者等(刘尔翔等,1964)提出了在患疟大白鼠体内可能由于疟原虫排出的代谢产物使未被疟原虫寄生的红血细胞寿命缩短而被吞噬是一个重要因素。衰老的红血细胞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是机体的正常生理作用,为此研究吞噬细胞吞噬未被寄生的红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可以进一步了解大白鼠贫血的机制。

  • 叶英
    1964, (2): 123-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详细阐述了细玻管连续灌注显微分离培养的装置结构、操作方法及其试验结果。整个技术主要在显微操作仪上进行灌注、分离、接种。并利用原有细玻管作了单细胞培养的试验。结果证明本法简便可靠、不污染、不漏气,比Rees(1960)细微管培养法优越。
  • 熊光華, 胡永德, 楊干源, 黄功敏
    1964, (2): 130-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砂鼠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并探讨了此种原虫与人的关系。1.在检查49只大砂鼠中,有9只感染了利什曼原虫,感染率为18.3%。2.在调查区内发现蒙古白蛉、高加索白蛉、微小白蛉新疆亚种及硕大白蛉新亚种。蒙古白蛉数量最大,为本区优势蛉种。3.从白蛉的自然感染、人工感染及白蛉的数量等研究,肯定当地传播大砂鼠利什曼原虫的媒介为硕大白蛉新亚种、蒙古白蛉和高加索白蛉,但以硕大白蛉新亚种最为重要。4.在阳性大砂鼠及白蛉自然感染率高的附近居民点内,调查了定居当地的居民370人,并未发现有任何利什曼病,说明这种利什曼原虫与人无关。5.本文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指出在中亚细亚大砂鼠利什曼原虫中,可能存在对人致病和不致病的二种利什曼原虫,而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西部所查见的均属于后一种。
  • 唐仲璋, 唐崇惕
    1964, (2): 137-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航尾属(Genus Asygia)的吸虫系淡水鱼类肠胃内的寄生虫,该属在1899年才为Looss所建立,但是该类吸虫的发现距今已一百六十多年。Rudolphi于1802记述了Fasciola tereticollis(=Fasciola lucii Mueller,1776)这一种常见鱼类寄生的吸虫,现在是以Azygia lucii(Mueller,1776)Lühe,1909的学名而著称的。它寄生于狗鱼(Esox lucius)的胃中。由于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鱼类体中找到本虫,蠕虫学者创立了不少的同物异名,据Dawes(1946)的记载,在欧洲已有五、六个同物异名。欧洲以外地区,本类吸虫的发现,历史也相当悠久,Leidy(1851)从美洲的狗鱼(Esox reticulatus)记述了 Distoma tereticolle。同-年2记述了 Distomum longum,是从Esox estor 胃中得到的,六个标本中有长达三英寸的个体,这就是美洲普通的种类Azygia longa(Leidy,1851)。
  • 李树华
    1964, (2): 153-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平并殖(Paragonimus ohirai)与怡乐村并殖(P.iloktsuenensis)是极相似的种类,多年来经过各方面的研究,两种的独立地位已被确定。除陈心陶(1940)首先提出囊蚴壁层数为两种并殖的最主要鉴别特征外(大平并殖二层,怡乐村并殖一层),后尾蚴焰细胞数目(大平并殖20,怡乐村并殖60)、成虫体棘(大平并殖每羣体棘数较多,怡乐村并殖每羣体棘数较少)等均可作为鉴别依据(横川等,1960;小宫等,1960;陈氏,1940,1962)。陈氏(1960)并且提出囊蚴壁层数上的差别可能说明尾蚴腺体亦有所不同。由此推论,两种并殖的特征,可能表现在生活史各期。

  • 丁筱春
    1964, (2): 163-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本文首次报告Nippostrongylus brasiliensis线虫的雌虫体内有幼虫出现。2.实验证明体内幼虫是由母虫体内虫卵发育而来,它是母虫离体后,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出现的非正常发育方式。3.本文着重探讨了体内幼虫形成的原因或条件,并且证明,成虫的日龄、成虫离体后存在的环境与体内幼虫形成有关,其中虫卵的成熟程度及氧的供应关系似乎最大。4.实验说明,体内幼虫对母虫的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显然这与幼虫损伤母虫的器官有关。

  • 汪溥钦
    1964, (2): 168-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念珠钩头虫属(Genus Moniliformis Travassos,1915),根据 Petrotschenko(1958)记载共有12种,并同意Meyer(1933)把念珠念珠钩头虫Moniliformis moniliformis(Bremser,1811)分为三个亚种,以后Golvan(1962)整理为11种和二个亚种。关于生活史研究的种数尚少,经过进行研究或仅知其中间宿主种类的,只有念珠念珠钩头虫念珠亚种、犹疑念珠钩头虫(M.dubius Meyer,1933)、念珠念珠钩头虫埃及亚种(M.moniliformis agypticus Meyer,1933)等种类。念珠亚种是能寄生于人体的种类,意大利、苏联等地均有寄生于人体的病例报告。早在1888年Grassi及Calandruccio就指出,在欧洲这一种钩头虫的中间宿主,是伪步行科(Tenebrionidae)的一种甲虫(Blaps mucronata)。近代苏联学者Ивашкиным(1956)又报告其中间宿主为伪步行虫科的甲虫(Blaps holifila)。Haзapoвa(1959)复发现新的中间宿主为金龟子科(Scarabaeidae)的一种金龟子(Scarabeus sacer)。
  • 史宗俊, 范树奇
    1964, (2): 177-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黑龙江省林区全沟蜱生活史的研究结果。研究从两方面进行,即一方面在实验室人工饲养全沟蜱,以观察其生活周期;另一方面在林区现场采用多种方法调查全沟蜱各生活期的季节活动。生活周期试验观察结果:雌虫产卵前期最少8天,最多10天,平均8.8天;产卵期为28-47天,平均为35天;卵孵化期平均为30.5天;幼虫蜕变期最少31天,最多76天,平均46天;若虫蜕变期为58-88天,平均71天。在实验室内从卵孵出幼虫到成熟雌虫吸血再产卵共需200天左右。各生活期季节活动:成虫季节活动时间较短,起于4月中旬,5月最多,7月中旬以后就比较少见了。若虫和幼虫季节活动时间较长,若虫起于4月中旬,幼虫起于5月上旬,都到10月下旬才消失。若虫和幼虫的季节活动曲袭基本相似,均呈双峯型,第一峯在6月,第二峯在9月,第一釜显著大于第二峯。根据以上实验室和现场的调查研究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在黑龙江省林区自然条件下,全沟蝉的全部生活史需要三年才能完成。即越冬雌虫于5、6月间出来吸血、产卵,卵于当年8、9月孵出幼虫,这些幼虫大部并不活动,经过越冬,于第二年的6月间大量出来寻找宿主吸血,吸血的幼虫于当年8、9月蜕变为若虫,这些若虫大部也不活动,经过越冬,于第三年6月间大量出来寻找宿主吸血,吸血的若虫于当年8月以后蜕变为成虫,这时成虫都不活动,经过越冬,于第四年春夏雌虫出来吸血再产卵。通过季节活动和昼夜活动的观察我们对全沟蜱成虫活动与气温的关系亦作了研究,结果如下:在旬不均气温4℃左右时成虫开始活动,活动最旺盛时的旬平均气温是在11.5°一13.5℃之间,当旬平均气温高至20℃左右时,成虫就很少活动了。在一昼夜活动中,其活动最适宜的温度是10°一20℃,气温高于25℃或低于0℃,活动则大为减少。

  • 孟阳春
    1964, (2): 185-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村血厉螨(Haemolaelaps casalis)活动的高温关为45-48℃,低温关为1-6℃。蛭状刺皮螨(Dermanyssus hirundinis)的高低温关较本螨为高,同时在各种温度下的爬速也看出,蛭状刺皮螨比小村血厉螨为喜热种类。这种观察结果是与它们在自然界生活情况以及与它们的营养特性相符合的:蛭状刺皮螨为专性血食者,而小村血厉螨为兼性血食者。本螨与所有革螨一样为喜湿种类,适湿为90%以上相对湿度。雌螨在0%相对湿度活1.8天,20%2.8天,40%4.8天,60%18.9天,75%19.3天,90-100%活60天以上。雌螨较幼期对干燥的抵抗力大。本螨喜食蒸留水、生理盐水和糖水,但拒食阿的平液、盐酸和醋酸,从这种行为可推断它有嗅覚和味觉器官。
  • 杨平, 王修文
    1964, (2): 190-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我国所见之微小方头蜱Boophilus microplus(Canestrini,1887)作了简要的形态描述。我国的微小方头蝉和典型的微小方头蜱,在形态构造上有不完全相同的地方,如我国的雄蜱的侧肛板的末端,凹入形成内大外小的两个尖细的棘距,而典型的雄性微小方头蜱,则其末端不凹入,仅具一个内侧的棘距;雌蜱和雄蜱的假头基底均具明显的基角,而典型的雌性微小方头蜱则无明显的基角。本种蜱已被证实为贵州省当地牛只双芽焦虫病的传播者。本种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广西、湖南、湖北、陕西及甘肃等地。
  • 熊光华, 管立人, 柴君杰, 郭印宽
    1964, (2): 195-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疆阿图什位于天山之南,塔里木盆地西部的边缘地带,相当北纬39°43',东经76°9'。据柴君杰、郭印宽(1963)1959年的调查报告,该地12岁以下儿量黑热病患病率达2.9%。关于这一地区的白蛉种类及生态习性,过去尚缺乏系统的调查,为研究白蛉与黑热病传播的关系及提供灭蛉措施的参考,我们于1963年4-9月间对该地主要蛉种的生态加以系统的观察。
  • 冷延家, 张正奎
    1964, (2): 201-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辽宁省有18个县市有白蛉存在,蛉种计有中华白蛉、鳞喙白蛉、蒙古白蛉及许氏白蛉四种。无论山区、半山区或平原地带皆以中华白蛉为主要蛉种,占当地蛉种组成的74.9—98.6%。鳞喙白蛉次之多见于山野。蒙古白蛉及许氏白蛉极少。中华白蛉的季节,由5月下旬开始(18℃),6月下旬至7月上旬白蛉密度达最高拳(22.2℃),9月下旬终止(18℃),全季只有1个高峯。鳞喙白蛉的季节,由6月下句开始(22C),7月上旬出现第一个高峯,8月上旬又出现第二个高峯,密度比第1高峯尤高(24℃),9月下旬成蛉绝迹(18℃)。在全夜观察中,见到居民点内的白蛉于黄昏时开始活动,20时后数目增多,21-22时数目最多,此后逐渐减少。居民点内的白蛉以非住屋及厕所等地为主要栖止场所,晚间由孳生地及栖止场所向畜舍及住屋迁移,寻找吸血对象,午夜后即逐渐飞离这些场所。居民点内的中华白蛉以住屋及畜舍为主要活动场所,白天大多隐藏于室内外石墙的缝隙中。白蛉有趋光性,对不同色调的趋向性不一致。最喜白光,在分色光谱中,则最趋向于黄色。随着光波长度距黄色愈远,其趋向性即逐渐减低。

  • 王修文, 杨平
    1964, (2): 210-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在进行蜱的分布调查过程中,从贵州花溪和云南昭通两地的黄牛体上各采到一只具有两个后躯畸形的雌蝉,经鉴定,证明系微小方头蜱Boophilus microplus(Canestrini,1887)。由于这两只雌蜱的形态异常,颇令人感到兴趣,特此将该蜱的形态特征简单加以描述并绘插图,以供参考。形态特征:虫体呈三角形,前窄后宽,淡褐色,一只未吸饱血者体长(从虫体后缘至假头尖端)2.9毫米,最宽2.3毫米,另一只吸饱血的雌蜱虫体比前者大十余倍。假头基底呈宽六角形,侧突尖,宽度大于长度,基角呈宽三角形,末端纯圆。多孔区呈椭圆形。口下板与触鬚等长,口下板齿式为4/4,每纵列有齿9个。脚鬚粗短,其第2-3两节之后外缘向外凸出,各节腹面无舌状突起,第一节腹内侧不具长毛的小突起。